一年多前还不会画画的一群中年人,如今却在芝加哥办起了自己的画展
展览开幕现场
11月19日上午十点,“如梦画苑沙龙展”在芝加哥西郊举行。与一般画展不同的是,此次参展的作品大多为史向彬画室50多名成人班学员所创作。她们来自各行各业,之前几乎从未接受过绘画培训,可谓“白纸一张”。然而,在跟随史向彬老师、英小乐老师学画后,她们进步神速,短短几个月里就创作出了几百幅作品,并自主筹办了沙龙展。虽说只是一次业余画展,但史向彬老师坚持要按专业展览的所有流程来举办,她悉心指导业余策展人和筹备组志愿者有条不紊地落实,从而使现场效果完全不输专业展览。当天六小时的画展吸引了逾400多观众前来观展,他们在作品前流连忘返,叹为观止,不敢相信这是一群画龄只有一年的学员所创作。
庆祝展出圆满成功
对于学员们在沙龙展上的精彩表现,专业从事美术教学出身的史向彬老师连呼“想不到”。她想不到的不仅是学员们绘画的进步神速,更是这群特殊学员对于美的追寻之执着:从工作生活的纷扰中暂时抽身,沉静在绘画的世界里邂逅艺术感知美,不为其他,全因心底那一份真切的喜欢。
参展的老师和同学们
从十人到五十多人
史老师的几个“想不到”
桃李满天下的史向彬老师
史向彬老师一九八七年毕业于中国六大美院之一的广州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抵美后她潜心研究并实践儿童美术创造,至今年从事艺术教育刚好整三十年。培养并输送了一大批学生进入顶级学府的艺术学院学习,多年来进入长青藤名校的就有十几位,哈佛,耶鲁、史坦佛、麻省理工学院、布朗,应该说所有长青藤名校都有其学生被录取。这几年,不时有跟随史老师学画的学生家长,在孩子从画室毕业后,提出自己想跟着她学画的请求,但都被史老师一一婉言相拒。她说:“我没有动心,因为之前也教过几个成人,都没坚持下来。所以,也就意兴阑珊。但多年家长成好友,像立婷、红梅、蔡宇、陈红等朋友一再相邀,最后终于在一年前,把这个成人班办了起来。”
很快,史老师便遭遇了第一个“想不到”:这个班迅速从最初的十位左右的学员,扩展到了五十多位学员。
人到中年,绘画班里一半以上学员都有自己忙碌的工作和成功的事业,为何还会有雅兴从零开始学习艺术创作?渐渐地,史老师从课堂里、作品中,感受到了绘画给中年学员带来的变化,这,也是她开办之前“始料未及”的。
史老师(左)在开幕式上,右为策展人立婷
上个月24日,是沙龙展的策展人、被班级同学尊为“助教”的立婷学画整一年纪念日。作为成人班的发起人之一,立婷一直很喜欢去Museum, 对Art history 也很感兴趣。“从学习握笔开始,到感受画完第一张画的欣喜,再到现在,我越来越感觉画画很难,而且是越来越难。但,难并快乐着。”立婷说,学画的这一年,好好坏坏画了好多张,积累了一叠画摆在那儿,自己才发现:“原来我有这么多时间。”于立婷而言,绘画让光阴的流逝变得看得见,并且不知不觉中,在画里她绘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陈红(右一),郑红(左二),摄影师刘红梅(中)等
对于东方艺术团话剧团团长,商业成功人士,同时也是此次画展场地无偿的提供者陈红来说,每一次在各个事务间挤出来的上课时间,无疑是最为惬意且愉悦的美妙时分。她说,即使来不及画,每一次听老师讲课,每一次欣赏同学们的画作,都是最好的精神大餐。
而阿岗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郑红,常年累月在实验室进行晶体研究,科研强度可想而知。但是,她接连不断创作出的一幅幅佳作,却让老师都惊叹:这个严谨的女科学家真了不起。
事实上,郑红几乎从未有整块的时间去绘画。她的画作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她笑称,做饭的时候,也会抽空去画几笔。绘画,使科学的理性和艺术的感性交相融合,奏出了生命的交响。郑红说:“画画以后,心靜了,每天活得有意思,有盼头,很享受绘画的安静时光。”最让她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画画以后,她整个人的气色越来越好,脸上的斑都消退了。
与立婷和郑红她们不同,任宁起初参加成人班,只因为身边几乎所有的朋友都去学画了,为了和朋友保持共同话题,她也就跟着一起来到了绘画班。画着画着,就情到深处舍弃不下,为了绘画,她竟然放弃了原先已经决定好的搬家的决定,继续留在了芝城。
蔡宇(中)夫妇,与画家张波(右)在蔡宇作品前合影
成人班的另一位“助教”蔡宇,对于绘画带来的生活变化,有着别样的体验。从女儿绘画的旁观者,变成艺术之路上的同行者,她和女儿的关系愈加亲密和谐。她们相互点评,共同欣赏,亲子间的感情有了更深层的联结。
张莉医生与她的画作
此外,数学教授莹洁,医生张莉,统计陆莉萍,可以说是学员班最为勤奋的学员,她们的作品之多、进步速度之快得到了史老师由衷地嘉许。画画,让已荣升祖母级的张莉焕发了青春的生机。
追梦路上互勉同行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中国美育,古已有之。早有孔子提倡用雅乐教化民众,后有“美育群才,其犹人之艺乎。”只是不知何时,我们失落了对美的追求。好在,在史向彬老师的画室里,有一群中年学生,拿起了画笔,孜孜以求审美的生活方式。那些在年少时被无情剥夺的美育课,正在这个画室里,一节节地补回来。
欢乐时光
美是无用的,但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
对于这批人到中年的学生,史老师充满了感情。她说,很多学员非常刻苦努力,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她们似乎都在追逐心底由来已久的艺术之梦。在她眼里,相较儿童,有了生活阅历的成人学员,更能理解画家们的精神世界,对创作手法也能有意识地锤炼和实践。
熊斌,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专业的理科男,目前从事IT行业,是成人班唯一一位男性,被史老师戏称“一人撑起了半边天”。8月底参加成人班的他,之前每年会画一、两张水彩,无章无法。但进入画室后,蕴藏的艺术天赋喷涌而出,三周前,他“旷工”第一次画油画,就让人惊艳不已。他说,能有这样的进步,最重要的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好、循序渐进、点拨到位,同时也得益于这个班级整体的艺术氛围和同学间的相互启发。
现场精彩的舞蹈表演
学员们认为,成人班最宝贵的不仅在于绘画技艺的提升,更在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这群中年人的艺术之旅,以画室之名连接,却从不囿于画室。除了户外写生让学员们兴奋外,定期的博物馆之旅和家庭艺术沙龙以及内部的作品观摩更是让大家受益匪浅。
最让学员们印象深刻的,是今年4月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聆听的中国陶瓷史现场讲座。英小乐老师从中国陶瓷发展的艺术渊源、变迁及发展,讲到从馆藏的每一件藏品的艺术鉴赏和艺坛逸事,内容丰富翔实,讲述生动有趣。英老师信手拈来的深厚学养,让学员听得如痴如醉。从早晨十一点到下午三点半,整整四个多小时,十多位师生倘佯于艺术的美妙世界,浑然忘我。得英老师之启蒙,冰冷的陶瓷有了温度,遥远的历史如若在今朝。渐渐地,门外汉们在艺术瑰宝前略知了一二,得其真意几分。
一年,于艺术学习而言,太短太短。对于这群中年学生的“艺术未来”,史向彬老师许以深深地期许。她希望这些学员能继续把基础打扎实,将来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呈现更为个性化的艺术表达表现方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参观画展的嘉宾与画家英小乐老师(右四)合影
撰稿:云在 摄影:刘红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