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被诉歧视亚裔,成绩好就要多交“智商税”?(组图)

文章来源: 世界说

【写在前面】

8月初,美国司法部将对哈佛大学在招生过程中是否存在歧视亚裔学生展开调查。亚裔家庭把教育看作阶层流动的一把金钥匙,一直以来对美国高校中存在的族裔配比颇有微言,好比“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能力让位于天然身份。但对亚裔的平等很可能就是对其他少数族裔的不公正。我们又会回到良好的社会应该让所有人机会平等还是结果平等的思辨循环里。

本文作者硕士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在哈佛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他从攻读美国名校的中国学生视角,围观这轮招生波澜,也分享校园内的个人感受。

哈佛被诉招生歧视亚裔,成绩好就要多交“智商税”?
有美籍亚裔团体将哈佛大学告上法庭

“亚裔成绩好”,是移民国家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这与亚洲传统的以文出世的文化有关,亚洲社会普遍将读书作为一个人成功最重要的途径。在这种大环境下,每一个家庭都延续着这种传统,即便移民到了西方,依然如此。许多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亚洲移民都还在接受这种家庭和群体文化,将读书学习看做人生的重中之重。这就使得亚裔在美国大学的录取竞争中具有相当的优势。

然而,由于美国的大学普遍重视大学招生时的族裔平等,亚裔需要拥有比其它族裔高出许多的分数才能获得同等的录取机会。这多出的分数就被人们戏称为“智商税”,是亚裔因为智商的优势而被迫缴纳的“税款”。

事实上,以智商论之并不准确。调查研究表明,亚裔尽管的确在美国各族裔中智商最高,但仅仅拥有细微差距,绝不足以构成压倒性的优势。亚裔的优势,更多是从后天的教育中获得的。美国亚裔普遍较为富裕,亚裔家庭的年收入中位数一直在美国各族裔中遥遥领先,这使得亚裔的子女能够拥有更好的教育机会。

“族裔配比制”真的存在吗?

许多人认为美国大学招生存在所谓的“族裔配比制”,即大学为了保证学生族裔的平衡,预设了每个族裔的录取比例。假设如此,亚裔的竞争压力与其它族裔相比就会大上许多,与全部申请者的竞争就变成了亚裔与亚裔内部的竞争。这显然就违背了大学录取的公平原则。

那么,“族裔配比制”果真存在吗?就我看来,即便严格、精确的比例预设不存在,这种预设族裔录取人数的理念也是一定存在的。我们不妨来看几所常青藤大学2021届(2017级)的录取新生的族裔比例:

哈佛大学:亚裔22.2%;非裔14.6%;西裔/拉丁裔11.6%

普林斯顿大学:亚裔22%;非裔11%;西裔/拉丁裔8% (普林斯顿与哈佛相比拥有更多白人)

哥伦比亚大学:亚裔29%;非裔14%;西裔/拉丁裔14%(哥伦比亚大学的算法未加入国际学生,若加入其国际学生,则比例与哈佛大体相似)

耶鲁大学:亚裔19.1%;非裔10.8%;西裔/拉丁裔12.9%(耶鲁的资料来源于2020届,2020届的资料尚未公布)

(资料来源于各学校官方网站)

从上列数据看来,各学校的亚裔录取比例都在20%-25%之间,其中哈佛与普林斯顿的亚裔录取比例几乎完全一致,这显然不是巧合。其它族裔的录取比例也都差异不大。因此,至少从常青藤盟校来说,根据族裔来进行配比的说法绝不是无中生有。从数据中看,哈佛的亚裔比例在常青藤中并不算少,而耶鲁2020届居然只录取了19.1%的亚裔(哈佛同年的亚裔录取率为22.1%),白人更是录取了51.8%之多。哈佛这次成了“出头鸟”,恐怕还是不少亚裔考生将其作为非它不可的“dream school”了吧!

哈佛被诉招生歧视亚裔,成绩好就要多交“智商税”?

事实上,“族裔配比制”绝不是美国大学的专利,在美国的各行各业中都有这样的考虑。我曾听人说,美国的任何一部当代电影中都必有至少一个黑人出境。虽不知是真是假,但其精神确实可以理解的。在美国的官方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的非洲裔或拉丁裔的身影。不少人提出,美国的根本价值应该是能力至上的自由主义精神,大学招生不应基于族裔作出判断。但目前各个族裔之间的机会均等,甚至可以说是已经凌驾在了这种根本的精神之上。这种现象的不满也成为了特朗普在2016年大选中能够获得大量支持者并最终胜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制度设计者是傻瓜吗?

不过,“族裔配比制”绝不仅仅是基于伦理道德而策划的理念。美国的决策者们不傻,他们一定有着更高层面的考虑。前面说到亚裔在学习考试上的优势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后天的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美国的其它许多族裔则恰恰缺少这样的条件。

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或许都有体会,美国的许多低技术工种都由少数族裔担任。纽约小巷中的大量熟食店和杂货铺的经营者要么是拉丁裔要么是非洲裔,很少能看到白人。这些族裔大多是新移民,生活水平不高,很难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所以,对不同族裔提供机会均等的学习工作机会表面上是一个道德伦理问题,深层次反映的是促进阶层流动的问题。

哈佛被诉招生歧视亚裔,成绩好就要多交“智商税”?

族裔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经济地位紧密挂钩。贫民区的少数族裔缺少突破阶层的机会就只能一代代贫穷下去,从而滋生犯罪,引起社会动乱。大学录取时种族配比的考虑,很大程度上是希望为能改变这些少数族裔的命运,从而缩小阶层差距,消灭贫民区,促进社会和国家整体的向好发展。事实上,根据2016年的数据,美国全国族裔中,亚裔只占到了4.6%,但常春藤新生录取率却普遍达到了20%以上,从经济社会成就来看,亚裔也常常拥有不凡的表现。尽管此次司法部已经展开调查,但基于长远国家战略的考量,恐怕政府最终难有大动作。

基于此,亚裔学生的斗争方式和对象或许还都应进行反思。目前的许多声音仍然是认为亚裔和其他少数族裔在录取上不公平,但忽视了美国大学仍然是白人主导这一事实。从我的个人体会看来,至少哥伦比亚和哈佛两所美国大学中,亚裔的存在绝对算不上是普遍现象,白人学生仍然是学校中的压倒性力量。在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是穿着富有活力而身材颇好的美国白人学生,而却很难刷出亚裔的“存在感”。

哈佛被诉招生歧视亚裔,成绩好就要多交“智商税”?

前段时间哥大统计系极高的中国人比例被大肆宣传,但我感觉哥大中国留学生虽不少,但远没有达到“占领”学校的地步。就22%的这个比例看来,这几个常青藤学校的亚裔人数都近乎白人的一半,但却未能成为学校中一只可观的文化力量。

上一学年我作为系里的代表参加了哈佛文理学院研究生院的学生会活动,从发言、讨论到竞选,积极活跃的永远是白人学生。去年在哈佛旨在为研究生争取经济利益的工会运动也是由白人学生发起和领导的,亚裔学生往往成为了被动地“被团结”对象。亚裔既然在人数上并不是绝对劣势,就应该更多地在大学中体现自己的存在,形成自己的文化力量,而打破白人学生独大的局面。假如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话语权。

中国留学生扎堆“中产式”职业道路

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大学录取的“族裔配比制”许多情况下针对的是美国公民和美国永久居民,并不会太多影响国际学生的录取。国际学生采取的是另一套系统,它更关注的是录取的国际学生是否能代表尽量多的国家。这即是说,即便这个国家仅录取1名学生,也不影响其多元性。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硕士时,我的直观感受是哥大拥有大量的中国和韩国留学生(据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哥大国际学生的主导是日本和台湾的留学生),人数大大超过其它的国家的留学生。所以从中国前往美国留学的学生(非永久居民)可以稍稍松下一点神经。

但是,在面临未来的职业选择时,中国留学生和美国的亚裔或许有着同样的困境。许多希望留在美国的留学生都表示工作签证的申请难度相比起其它族裔要高上不少。这恐怕也是因为中国留学生在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上还缺乏一定的多元性。

哈佛被诉招生歧视亚裔,成绩好就要多交“智商税”?

除理工科外,中国留学生往往选择的是金融、管理、商学等专业,在工作时也基本按照本专业来寻找,这就容易形成扎堆,大大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美国的公司在同等条件下都更倾向于选择非洲裔或拉丁裔来保持其多元性。

在美国社会的大环境下,无论是中国留学生还是亚裔居民都应该采取更加多元化的专业和职业选择。有些大学虽然综合实力超群,但特定专业则未必胜过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学院。我的一位朋友来美国就读了纽约州一座小学校的艺术管理专业,也成功在纽约找到了一份艺术经理的工作,取得了工作签证。

目前,音乐、电影、戏剧、艺术管理等专业,尤其是较好学校(如纽约大学)的亚裔学生尚不算多,如确有兴趣,不妨申请这些专业的学校和工作。此外,若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有兴趣,也可以考虑相关的专业。中国留学生和亚裔居民都在中国语言文化上具有先天优势,在学习相关专业时会更加轻车熟路,如鱼得水。哥大和哈佛东亚系中,亚裔与白人的比例几乎是五五开,远高于学校的总体水平。

曾几何时,胡适、赵元任等等留学美国的学者都成了民国时代兼通中西的名人。中国未来的发展,显然也需要更多这样的人才。季羡林曾自豪地对自己的德国老师说自己成功汉译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得到的回答却是“翻译《罗摩衍那》没什么了不起,你应该研究吐火罗文献,因为那是你们中国独有的财富”。

目前亚裔与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选择更多是金融、法律、管理等“中产式”职业道路,缺乏一定的梦想家和创业精神,以致硅谷目前大量出现“印度高管,中国码农”的现象。我们常说,尽管美国总体上鼓励“人人有追求幸福权利”的“美国梦”,但外来族裔无论怎么努力,最高层永远把持在白人手里。

其实当我们反思这句话时,不妨从我们自身想想,亚裔是否真的有努力去争取那种最顶尖、最有影响力的职业呢?亚裔时常抱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穷则独善其身”、“躲进小楼成一统”等心态,以至全美社会都对亚裔产生了“书呆子”、“人善可欺”等负面的刻板印象,进而不断出现大量辱华事件。要真正赢得尊重,最终还是要有一颗真正勇敢和拼搏的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