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搭好创业大舞台

人民日报成都5月8日电  “定了吗?去哪儿工作?”“哪都不去,留成都!”临近毕业季,电子科技大学42%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成都,而以往,这个比例仅有10%左右。

去年7月,成都发布《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从落户、安居等12条措施入手“招贤纳士”。截至今年4月26日,成都累计人才落户达17.62万人,其中30岁及以下青年人才占八成。

“这座城市就像我们建的这座高楼,随时都在成长。我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块砖头、一根钢筋。”成都绿地中心468超高层建筑项目的负责人张振兴坦言,成都细致入微的人才政策已让他彻底融入了这座城市,“我们在建设这座城,这座城也在拥抱我们。”

成都紧贴重点产业出台《人才指引》,列出609类岗位清单和具体要求,为有意向的人才提供精准的指导。“成都的产业呈现出转型发展、高端化发展的特点。以发布的先进制造业247类需求岗位为例,其主要需求为高端人才,数量紧缺类和动态紧缺类岗位占比较高。”成都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苏鹏介绍,《人才指引》详述了重点行业人才开发目录,引导人才更有序流动。

人才引领,带动创新创业。成都市武侯区和四川大学签署“知识经济圈”合作框架协议,打造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新增社会主体建设孵化器5家,吸引各类创业人才,孵化新型小微企业。“这里优越的创业环境让我留了下来。”在磨子桥创业的“蓉漂”刘文太已带领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城市为人才打造创新环境,人才为城市带来产业效应,这是城市发展的双赢局面。”

人才引进门,配套需跟进。目前,成都已针对引进人才出台子女入学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与银行签订协议,聚焦人才金融需求,解决创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例如,“蓉城人才绿卡”专家人才可优先获得“个人纯信用贷款”“科创贷”“创业贷”等专项额度,最高可获100万元无抵押、无担保贷款。

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英国罗罗公司工程技术总监王先生落户成都后,直接促成“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叶片项目”落地,不仅带来8亿元投资,还引来了中科院、中科航发、朗星无人机等项目,形成涵盖发动机核心材料、零部件、整机装配、无人机生产以及配套维修服务在内的全产业链“航空动力小镇”,并于去年7月收购英国加德纳航空公司,在成都投资建设全球旗舰工厂,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

“人才不是摆设,引才的目的是用才,是把引进的人才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成都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将努力让人才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09日   04 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