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本土汉语教师说—— 中文课成学校新竞争力

 参加培训的老师在体验包包子。
  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事业部供图

参加培训的老师参观北京历史最悠久的斜街之一——烟袋斜街。
  赵晓霞摄

“90后”的陈莉莉是泰国古掴学校唯一一名中文老师,一周上22节中文课,教学对象从初中到高中。“学校老师中只有我会中文,感觉很棒啊……”坐在北京烟袋斜街的长条板凳上,陈莉莉用流利的中文讲述着自己的教学故事。

4月8日至4月30日,陈莉莉和46名泰国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在北京语言大学参加来华研修项目,进行汉语交际能力、汉语教学能力、当代中国与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四个模块的培训,以提升汉语教学能力。

由学习到教学

陈莉莉学中文的机缘来自于姐姐,“姐姐学中文,我很羡慕,希望自己也能说流利的汉语。”进入中文世界之后,虽然她觉得“越学越难”,但也“越学越有趣”,直至10年前考进泰国国立法政大学中文系。大学毕业,陈莉莉又到哈尔滨学了1年中文,返回泰国成功应聘中文老师,完成了“由学到教”的转换。

陈莉莉“由学到教”的过程正是泰国的汉语教学由第三外语上升为第二外语的过程。来自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泰国30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学生超过100万人。

“初中生所用的汉语教材是我自己编的,学生学写汉字的本子也是由我在电脑上设计完成后,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令陈莉莉更为骄傲的是,学校自她开始有了中文教师。

据参加此次来华研修项目的泰国老师介绍,和陈莉莉一样,在泰国一人承担一所学校中文教学任务的老师并不鲜见。随着中文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不断提升,“中文热”在泰国持续升温,中文老师的需求不断增加。

尉虹在泰国读完本科后,到中国桂林读汉语教学方向的研究生,如今在泰国一所私立小学任教。“学校也只有我一名中文老师,每周会上6节中文课,学生从小学4年级到6年级。”

由幼儿园到高中

据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外汉语学习者正呈低龄化、大众化普及态势,大学前汉语学习人数增长迅猛。汉语教学正在由过去少数人的兴趣更多变成学校、家庭广泛参与的事情,年轻一代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在泰国,也显现出同样的趋势,汉语教学正从大学向中小学延伸,K-12(从幼儿园到高中)成为汉语教学最重要的“增长极”。

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对该趋势的发展有着最切实的感受。他们来自泰国24个城市,无论在哪个城市,拥有中文教学师资力量都是学校的优势之一。

吴秀贤在曼谷一所私立双语学校任教,学校的中文课从学生进入幼儿园阶段便有开设。“我们学校的学费相对较高,如果家长重视中文,孩子从3岁开始就可以学,这也是我们学校在招生宣传时突出的一个特点。 学中文是很时尚的事,不少家庭会让孩子学。一个星期下来,包括小学课程在内,我需要上10节中文课。”吴秀贤说。

同样就职于私立学校的陈雪芳表示,开设中文课会让学校招收到更多的学生。“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国际学校,从我6年前入职时就有中文课程。但在以前国际学校中开中文课的并不多,近几年逐渐多了起来,中文成了学校新的竞争力。”

有6年汉语教学经验的郭真真从最开始给中小学生上中文课到现在专门给小学生上课,也是因为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中文学习,希望尽早开始接触。“近年来,政府也很支持学校开设中文课程,也加快了汉语教学的发展。” 郭真真说。

由语言到文化

虽然参加此次培训的47名泰国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已在教学领域耕耘多年,但到中国参加汉语教学培训多属首次。对他们来说,最特别的收获是“可以把新了解到的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内容介绍给学生”。

据吴秀贤介绍,在平时的汉语教学中,多以语言教学为主,关于中国文化的教学涉及较少。“经过这次培训,我可以向学生更多地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

据记者了解,“外国本土汉语教师来华研修项目”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设立,旨在支持各国本土汉语教师专业的发展。 研修课程不仅包括汉语专业知识、汉语教学技能、汉语教学法等,也包括中华文化与中国国情、中外文化对比等。

“本次培训不仅有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的介绍,还有数次文化实践调研活动。参加培训的老师都表示,回到泰国后,要把这些元素加入教学内容。”北京语言大学孔子学院事业部田鑫老师说。

来自泰国丹坤通中学的秦玉玲老师对“文化调研”印象深刻。“这些都是我们之前没接触过的。此次培训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中国教育状况,还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历史和文化。”

会好几种语言、懂中国文化……这些都是在泰国从事汉语教学的老师让旁人羡慕的地方。“教中文挺让人尊重的,待遇也不错。”陈雪芳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4月27日   第 09 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