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意大利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华侨华人的身影已经遍布意大利,仅米兰一座城市中就分布有1.9万名中国人,其中,每5个人里就有1个人经商。意大利当地媒体感叹:“曾经他们带着一颗勇敢的心,赤手空拳来到意大利闯天下。而如今,在意大利扎下根的他们,开始为意大利年轻一代提供饭碗。”
不仅在意大利,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在海外从事各种职业,在当地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海外华侨华人从初到异国时艰难地融入当地社会,到逐渐能够为自己正名,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本月,国际时尚品牌古驰发布了2018年早春系列广告大片,在这组大片中,出现了一张并非明星的中国面孔。这位“素人”名叫周芬霞,来自中国浙江,在罗马华侨华人分布最密集的街区经营着一家名叫“杭州饭店”的中餐厅。她店里的常客、古驰的创作总监亚历山卓·米开理认为她有独特的个人魅力,邀请她出演这组名为“罗马狂想曲”的主题形象大片。
华人老板娘被国际大牌挖掘为模特的故事看似偶然,其实不然。华侨华人的身影已经遍布意大利,但他们初到意大利时,却经历了异常的艰辛。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较早的一批中国人来到意大利时,只能做擦洗盘子或踩缝纫机之类的粗活,没日没夜工作近10年后,才能攒够本钱做点小买卖。为了更好地生存,这些创业者拼命延长营业时间,总是从天色未亮一直工作到深夜。
经过多年的奋斗,他们在提高了自己的生活品质、提升了自身经济地位的同时,也成为了推动意大利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不仅仅是在意大利,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华侨华人奋斗的身影。全球侨创联盟会长辛洪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回忆道,他初到美国时,经济非常紧张,同时,略带山东腔的英语使他在与别人沟通交流时非常吃力。为了适应美国社会,他抓住一切机会练习英语口语,曾经频繁地在纽约的地铁上和哈勒姆黑人区的黑人朋友们交流;为了尽快攒钱,他一人打几份工,最艰难的时候甚至睡过地板。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他终于实现了事业的发展,在美国社会站稳了脚跟。也逐渐有余力回报社会、参与社区建设。
辛洪军说,在美国的华侨华人中,很多人早期有和他类似的经历。但在多年的奋斗之后,华侨华人群体在美国社会已经拥有了举足轻重的经济及政治影响力。多位华裔已经在美担任国会议员、联邦法官等要职,许多家华侨华人企业及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上市公司或大型私人企业,在一些好的学区、富人区里,随处可见年轻的华裔面孔。
背靠祖(籍)国 勤勉打拼
海外华侨华人能取得如今的成就,与中华民族勤勉劳作的优良传统是分不开的。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可以作为佐证:早年间走在欧洲的大街上,本地人开的店铺总是下午3、4点就关门了,凌晨还在营业的一定是华侨华人经营的店铺。
“华人有勤劳智慧的基因,虽然大部分人是白手起家,但是用不了几年时间,就会在美国稳定下来,搬到好的学区、社区,一步一步地建立自己的事业。”辛洪军说。
菲律宾华商经贸联合会会长蔡鸿语在总结菲律宾当地华侨华人奋斗史时也表示,华人移民来到菲律宾后,凭着一股爱拼敢赢的精神和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如今已经成为了菲律宾社会的中坚分子。
除了自身的因素外,华侨华人在海外的发展也与祖(籍)国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的发展为海外华侨华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新西兰河南同乡会长汪浦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称,海外华侨华人的发展历程当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依靠着强大的祖国。在新西兰,大部分华商所从事的生意都与中国有关,例如进出口、教育、金融、旅游等等。
近年来,中国所提出的新的倡议和发展方向,也不断地为海外华侨华人提供新的商机。作为生活在“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华人,蔡鸿语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菲律宾的华侨华人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的发展机会,“‘一带一路’改变了我们以前的一些观点,也改变了以家族为主的管理方式,我们的工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蔡鸿语说。
回馈当地 构建桥梁
华侨华人在海外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地为当地的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蔡鸿语介绍说,多年来,菲律宾华侨华人在经营事业的同时,为菲律宾当地做出了许多的贡献,最为典型的是“华社三宝”:义诊、消防和农村校舍。在每个星期天,一些华侨华人社团会在马尼拉义诊中心等地为菲律宾当地民众免费看病赠药。另一方面,华社组建了自己的消防队,每次大火发生时,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与此同时,菲律宾华侨华人已为菲律宾各地捐建了上万所农村学校。华侨华人的这些举动得到了菲律宾政府和全国人民的肯定与赞扬,也提升了华侨华人在当地的地位和影响力。
辛洪军也表示,华侨华人在事业步入正轨之后,都在积极地参与社区建设,努力地融入主流社会,在当地参政议政。同时,他们也不忘回报祖(籍)国,例如为祖(籍)国招才引智、回国投资兴业、做国内各地的海外顾问、为各级政府建言献策等等。
“我们(在美华侨华人)要做中美之间的民间交流使者、沟通的桥梁,在美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辛洪军说。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12月20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