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广州30年之变令人惊叹

文章来源:环球网

美国彭博社9月11日文章  我已经30多年没去过广州,我想看看我还能记起什么。答案:基本为零。时间回到1988年7月,当时的广州到处都是自行车和摩托车,汽车寥寥无几。我所在的旅游团乘坐一辆大巴,无法自如地在骑自行车的人群中穿行。如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地铁系统——就是我所在的城市华盛顿非常希望拥有的那种地铁——是主要的交通方式。当地居民使用相当于中国版优步的App打车,自行车重新出现在广州——只是以App驱动的自行车租用服务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鲜有地方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彻底的转变。变化并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如今,广州的情侣当众亲吻、拥抱或牵手的举动就像许多西方城市那样随处可见。但在我上次来此期间,当地人的举止远比现在更拘谨,且大部分人都身着一种黑白“制服”,与如今极具多样化的时尚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此外,普通话在取代广东话方面也已走出很远。30年前,我对某幼儿园的参观引发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西方游客并想要拉拽我胳膊上的汗毛。如今,似乎压根儿没人注意到我的到来。

  1988年,当时仍对尼克松访华记忆犹新的我认为,一次广州之行简直是异想天开。直到抵达香港并看到有关旅游广告后我才预订了4天旅游行程。如今,我每年都去中国并在选择酒店、餐馆以及如何与出租车司机交流等方面形成一种完整的“中国方案”。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备受青睐的熟悉目的地而非奇异之地。

  香港与广州之间的铁路行程如何?1988年,我在途中看到形单影只的农民在赶牛耕地。如今该行程穿越整个深圳——在作为经济活力的源泉方面已令广州黯然失色的中国科技之都。广州在最近30年出现了众多引人注目的建筑。

  有些城市和国家在很长时期内都会陷入停滞,而中国近来的爆炸式增长绝对非同寻常。其实,从中国的生活水平上看,1740年(清朝)的生活水平仅为980年(北宋)的70%,这可实在算不上进步的迹象。因此,可以说我的这两次广州之行之间恰好是广州历史上发生了最具革命性变化的30年。

  30年前,作为一名刚出道的经济学家,我的首次广州之行让我对中国的未来感到相当乐观。然而,在如今已经变为现实的诸多积极变化中,当时的我甚至连一半都未曾想象到。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对于今天,还有哪些依然令我懵懂无知的惊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