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侨网
英国政府宣布,于7月4日实施第4次“解封”。这是自疫情封锁以来,英国各行业最大规模、最全面的“解封”。对于英国当地中餐馆的从业者来说,从年初就开始受影响的生意,也终于开始有了起色……
应对疫情出“奇招” 华商艰难求生
疫情期间,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英国当地的华人餐饮业。在过去三个多月,华商们经历了生意受损、关门闭店等各种困难后,依然用坚强的意志力和灵活的经营方式努力渡过难关。
资料图:封锁前的伦敦中国城。(英国《华闻周刊》)
位于伦敦唐人街的中餐馆“家·上海”自3月起就把餐馆变成了疫情期间的物资贮存大本营。老板为了方便防疫物资的存取和发放,主动将餐厅变成一个仓库。该店老板邓柱廷表示,作为英国社会的一份子,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
位于谢菲尔德的一家中餐厅“川流不息”在疫情期间,生意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为了缓解业务上的损失,餐厅只能依靠平台上的外卖业务求生。为了回馈一直下单的中国留学生,餐厅也会在学生消费满一定金额后赠送口罩。随着英国的逐步解封,该店老板表示,餐厅的格局会进行调整,以保证今后来堂食的顾客私密性和安全性。
资料图:疫情下的英国地铁。(中新网)
伦敦湘菜馆“米齐临”在3月底英国彻底封城之时,也开始做外卖生意。之后,由于封城措施导致不少人采购困难,该店就在微信上开始了生鲜派送业务,运用短短几天的时间便建立好了微信小程序平台,一个星期后,平台上的注册人数就达到了1500人,每天的订单也都有十余单。而位于唐人街的第二家店也成为了临时的分拣中心。
除了开辟外卖业务,也有中餐营业者选择闭店修整。在伦敦营业9年多的中餐厅“皇庭”在英国疫情暴发的初期选择了歇业,并把当时店里剩下的冻品食材做成爱心包赠送给当地华人。负责人Kevin表示,选择重新装修店铺是为了之后开业能给顾客焕然一新的感觉,并且之后也不会涨价,相信黑暗期总能过去。
边防疫边营业 中餐从业者已准备好
英国启动第4次解封,表示各行各业都开始复苏,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恢复到正常。对于不少中餐从业者来说,他们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并且都已准备好。
资料图:7月8日,英国布里斯托尔,艺术家在皇后广场的草地上画出心形图案,敦促人们保持社交距离。(中新网)
为了庆祝解封,伦敦中国城在经历了长达3个月的封锁期之后,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中国城的一些餐厅还在活动现场发放折扣优惠券,吸引更多人来光顾。
“米齐临”合伙人熊鹏表示,重开堂食后他们还会继续坚持外卖。“我们的台桌分布会尽量分散一些,对于没有口罩的客人,我们也会给客人提供免费口罩,并且鼓励顾客用手机扫码点餐,这样可以尽量减少顾客和楼面的接触。”
快乐小羊火锅店的负责人表示,在纠结了多天后,他们的团队一致选择重新营业,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解封后的新政。他们设置了客人的进门注册系统。在顾客较多的情况下,可以扫二维码排队,这样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提前通知客人就餐,避免了顾客在前门聚集等待的情况出现。
快乐小羊在门口设置了独立免接触的感应式洗手液,并贴了地贴进行引流。(受访者提供)
英国知名奶茶店T4负责人Sherry说,为了更好的适应后疫情时期的英国市场,T4整体上主要集中在门店卫生要求和客流管理方面进行调整,具体措施遵从政府规范手册来执行。为了让一些门店减少排队时间,还开发了手机点单系统。
谨慎对待解封 华商持观望态度
随着英国进入解封新阶段,也有少部分中餐从业者对未来仍然表示担忧,一位华人自助餐老板表示,即便政府允许自助餐厅开门,他也不打算开门。他说,尽管餐厅营业后,社交距离已经从2米降到了1米以上,但和原来餐厅的容量相比,还是少了很多,所以现在开门一定亏本。
中餐厅“锦里”有两家分店都在中国城,锦里总经理Martin表示,他们的客源以中国留学生为主。“最近学生回国比较多,所以我们目前先看看情况,如果生意好,再开中国城的旗舰店。”此外,他们还将使用一次性餐具和菜单,并且采取隔一张桌、坐一桌客人的方式保持社交距离。”
资料图:封锁前,顾客在伦敦中国城的锦里老店门口大排长龙。(受访者提供)
另一位经营了四家连锁自助餐餐厅的华人老板李先生(化名)也表示:“现在没人会去餐馆的,除非英国没有新冠肺炎病例了,否则大家怎么有信心去吃饭?开了赔更多。”
他说,虽然现在餐厅不开门营业,但该交的房租和服务费一样不少,他只能咬牙继续关门,“打算等到年底再开门营业”。
英国的重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期盼已久的好消息,但也有人对解封后疫情的防控和生意的回暖表示出担忧。不管前路如何,经历过这场疫情的考验后,中餐行业都会愈加坚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