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的文明 创造世界共同的未来

  (来源:中国侨网)敦煌是古代中国认识世界的前沿,也是当时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之一。在这里,来自印度、希腊、波斯等国家和中亚地区的文化,与中国文化平等对话,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使其成为中西文明交往的样板。图为敦煌莫高窟第320窟的壁画。

  斯芬克司(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哈夫拉金字塔附近,长约57米,高约20米,据说由一块巨石雕成,象征法老威严,是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之一。图为古埃及斯芬克司。

  《汉穆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象征。这座在公元前18世纪建造的玄武岩石碑,上端有汉穆拉比从太阳神沙马什手中接受权杖的浮雕像,下面用楔形文字铭刻法典全文。法典除序言和结语外,计有3500行、282条,包括诉讼手续,财产权,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婚姻家庭,继承以及买卖奴隶等内容,是迄今世界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法典。图为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的《汉穆拉比法典》。

  印度阿旃陀石窟凿于一处马蹄形暗色岩陡崖上,其形成年代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和公元5至6世纪。它集古代建筑、雕刻、绘画之大成,融佛教信仰、文化变迁、社会生活于一体,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又饱含深厚的历史底蕴。图为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拍摄的阿旃陀石窟外景。

  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与欧洲的文明交流互鉴源远流长,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繁荣发展留下无数佳话。歌剧《图兰朵》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传奇故事,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中国和意大利的表演艺术家,以京剧表演艺术和现代舞美设计重新演绎《图兰朵》,广受好评。图为2019年2月5日,实验京剧《图兰朵》在意大利罗马上演。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命题,这个命题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理解全世界日益成为命运相关的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从文明演进的角度,试图说明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多样性是人类文明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属性;二是近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历史日益转变成“世界历史”,多样的文明愈来愈承担着共同的使命,即构建人类共同的家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