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根基,意义深远

5.jpg

观众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为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指明了方向。

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也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广袤土地上,先后诞生了西亚两河文明、东亚中华文明、南亚印度文明等。这些璀璨的亚洲文明,对欧洲的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的形成和演化产生过程度不等的影响。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具有广泛声誉的《世界文明史》一书作者威尔·杜兰特就曾指出:“希腊文明,世所称羡,然究其实际,其文明之绝大部分皆系来自近东各城市”,“近东才真正是西方文明的创造者”。总之,亚洲文明的历史是悠久的,形态是多彩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它既为亚洲在物质生产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也对世界文明的整体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对历史的回顾和对世界的展望中,亚洲应该进一步增强文明自信,进一步凝聚亚洲共识。

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需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世界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而组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明。如何对待不同文明,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必须认真对待、审慎处理好的大课题。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在文明间关系上唯有顺应历史潮流,树立正确文明观,切实践行正确文明观,才能共同开创人类更加光明的未来。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召开将有力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并借此形成共鸣点。文明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各种文明有高低贵贱之分。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有助于彼此在平等互动中形成和强化认同,在建立和深化友谊中厚植信任,从而实现各种文明在取长补短中共同发展。自习近平主席提出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这一重大倡议以来,中国在亚洲和全球范围内与其他国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外众多文化名家、文化学者围绕推动文明互鉴这一重大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重叠共识已在不断扩大。

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将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强有力的支撑。亚洲不仅是亚洲人的亚洲,也是世界的亚洲。作为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应当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尽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表面上凸显的是“亚洲”这一地区身份,但它从一开始就没有试图在空间上局限于亚洲一隅,在主体上局限于亚洲内部诸文明,而是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所有文明热情张开双臂,展现出开阔的胸襟、全球的视野、开放的意识。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多次强调了开放包容之于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重大意义。习近平主席强调,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因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失生机活力。亚洲各国人民希望远离封闭、融会通达,希望各国秉持开放精神,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可以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召开,既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对促进亚洲文明整体发展、亚洲内部诸文明共同发展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对于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生动体现了中国对促进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世界各种文明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景和持续追求,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而开辟人类新未来,同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王存刚,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兼外交学系主任、教授,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