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譚俊豪(ChunHo Tam):-位遠見卓識的指揮,塑造中國合唱音樂的未來

【神州时报讯】指揮合唱團是一種藝術、領導力與對傳統深厚連結之問的微妙平衡。在合唱音樂的世界裡很 少有人能像譚俊豪一樣,成功地将中國豐富的文化遗產與音樂這一普世語言橋接起來。作為芝加哥著名的芝加哥华人艺术团藝術指導兼指揮,譚俊豪已經成為合唱音樂界的一股強大力量·在這 次獨家專訪中,我們深入探討了他的創作旅程、音樂哲學以及中國合唱藝術的未來。

訪問者:譚先生,感謝您抽出寶貴時間與我們對話。首先,您能分享一下您的早年生活以及您是如何開始接觸音樂的嗎?

譚俊豪 ChunHo Tam:很高興能夠與您交流!我在一個音樂氛圍濃厚的家庭中長大。我的音樂之路是從母親的朋友開始的,四歲時就開始接觸音樂。在鋼琴家趙寧的指導下,我在音樂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而我的父親則對傳统中國音樂有著深厚的熱爱。不過,直到青少年時期,我才真正發現自己對合唱音樂的熱情·最初,我被和聲的美妙和它所帶來的情感力量所吸引。正是在香港的那段時間,我開始更加認真地學習指揮,並意識到指揮不僅能塑造音樂,也能塑 造演奏者本身。

訪問者:您的音樂旅程確實十分卓越。您認為自己的合唱指揮方法有什麼特點 ?
譚俊豪 ChunHo Tam:我認為我的指揮方法圍繞著“連結”這個理念。對我來說,指揮不僅是帶領合唱團演奏譜上的音符,更重要的是帶出整團隊共享的情感和集體精神。我相信,最好 的表演發生在每個成員都覺得自己是某個比自己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時。我經常告訴我的合唱 團成員:“當我們一起歌唱時,我們成為一個聲音,一個心跳。”我的目標是創造一個空問,使 歌手既能表達自己獨特的聲音,又能成為统一音色的一部分,並在這個通程中得到挑戰與支持。

訪問者:您的工作似乎深深扎根於中國和西方音樂的傳统中。在您的指揮中,如何平衡這兩個世界?

譚俊豪 ChunHo Tam:這-切都來自於對兩種傳统的尊重。我為自己的中國文化背景感到自豪,並且相信它塑造了我對音樂的視鱼·傳统中國音樂在結構和情感上具有豐富的內涵,但我 同時也認識到西方合唱音樂的全球性語言·當我指揮來自這兩種傳统的作品時,我把它們看作 是互補的,而不是對立的·我將中國文化的元素,比如詩詞、哲學概念和講故事的方式,融入 西方合唱作品中,以加深它們的情感共鳴·反過來,我也將西方古典合唱技巧的紀律性和形式 性帶入中國合唱作品中·這種融合讓音樂展現出獨特的魅力,捕捉到雨種世界的精髓 。

訪問者:談到中國合唱音樂,您能分享一些在全球舞台上復興和推廣這一類型音樂的挑戰嗎?
譚俊豪 ChunHo Tam:其中一個最大的挑戰是中國合唱音樂在中國以外的認知度不高。歷史上,中國的合唱音樂並不像西方那樣發達,更多的關注是在器樂音樂上·然而,我們現在越來 越多地看到中國的年輕作曲家開始將傳统中國元素與現代合唱技巧相結合,這是非常令人振奮 的·挑戰在於創造兩者之間的橋樑–讓西方觀眾聽到中國合唱作品的美,同時也鼓中國作 曲家突破合唱音樂的界限.0
另一個挑戰是語言障礙·由於漢語的語音特性,它對非母語歌手在合唱演出中的掌握有一定難 度·這需要合唱團和指揮之問的耐心與理解·但漢語的美妙,尤其是其深沉的音調和微妙的元 音,具有獨特的音樂性,能為合唱表演带來完全不同的風貌。

訪問者:您一直是中國合唱音樂新作品發展的積極倡導者。能否與我們分享一些您正在進行的項目或您最引以為傲的成就?

譚俊豪 ChunHo Tam:我對委約新作品充滿熱情·多年間,我有幸與來自中國及國外的幾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作曲家合作·許多我們首演的作品,將當代技巧與中國民間音樂元素相結合,創造出既具有創新性又深深植根於我們文化傳统的音色。有一個項目我特別自豪,那就是我和武航建老師幫助芝加哥華人藝術團準備排練的一部合唱交響曲《長征組歌》,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訪問者:您在芝加哥的芝加哥華人藝術團的工作已獲得國際讃譽。您如何看待合唱團在當今社啻,尤其是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的角色?

譚俊豪 ChunHo Tam:我認為合唱團是一個社群,是一個人們可以聯鑿並分享深刻人性經驗的安全空問。在這個日益分裂的世界裡,合唱團提醒我們,只有團结在一起,我們才會更強大·音樂一向是凝聚人心的力量,尤其是合唱,它提供了一種特殊的團結方式。無論你是用母語歌唱還是用外語,集體歌唱的行為創造了一種超越文化、情感甚至時間界限的經歷。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裡,合唱團既能幫助保存傳统,也能為未來創新。他們可以成為療愈、表達甚至是社會運動的平台。在我看來,合唱團的角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它是創造一個集體聲音的工具,而這種聲音在一個常常感到分裂的世界中尤為重要。

訪問者:您曾經談到音樂能夠帶來社會變革的力量·您認為合唱音樂,尤其是如何為此貢獻?
譚俊豪 ChunHo Tam:合唱音樂天生具有社會性,它是集體行動的表現,而非個人成就。它擁有反映社會需求與希望的力量。如果我們回歷史上的偉大合唱作品,許多作品誕生於社會變革或動溢的時刻·例如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它是對所有人團結的頌歌。在現代背景下,合唱團已成為社會運動的平台–無論是關注種族正義、環境意識還是性別平等。

合唱音樂還具有獨特性,它可以同時表達個人與集體。一起歌唱的經歷創造了一種同理心,這種感受在其他場合中難以找到。正是通通這種共享的經歷,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共同的人性。
訪問者:最後,您對年輕的有志指揮家,特別是來自中國背景的指揮家有什麼建議 ?

譚俊豪 ChunHo Tam:我會說:永遠不要停止學習,永遠不要停止聆聽。音樂是人生的旅程。作指揮,我們首先是學習者和聆聽者。摊抱你的傳统,但也要对來自世界各地的影響持開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