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物减废,呵护绿色香港

KaCaMa设计工作室设计的环保豆袋椅。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在地少人多的香港,垃圾处理主要通过堆填和回收再处理进行。但是,人均每天弃置1.3公斤垃圾,整个城市每天超过9000吨的总弃置量,还是给香港的垃圾处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如今为达到这一目标,香港各界齐心协力,合力实践“惜物减废”环保新文化,打造绿色香港,保护地球资源。

“绿在区区”

在米袋上扎两个孔,将废弃的旧鞋带从小孔中间穿过,打好结,一个好看又可承重的购物袋就做好了……“绿在东区”社区环保站,社区义工正在免费教授一堂“善用米袋”的环保课程。类似这样的环保课程,大多简单实用。

环保新文化的第一个亮点,就是类似“绿在东区”这样的社区环保站。从“绿在沙田”“绿在观塘”到“绿在元朗”,数个社区相继投入使用,他们都是“绿在区区”网络的一部分。

“绿在区区”由香港特区政府主导,设立结合环保教育和社区资源回收的环保站。环保站长远目标是覆盖香港18区,逐步向700多万香港市民渗透。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由一些公益团体接手运营,将绿色生活融入社区。

负责的公益团体会主动联系社区里面的小区、学校及其它组织,帮助协调回收诸如电池、节能灯、衣服等,再将这些物料统一打包运输至处理中心。在后续处理中,安全、卫生是大家关心的焦点。为此项目推广“干净回收”的概念。如果回收过程中发现尚可使用的东西,项目组则会联系相关服务机构,转送给有需要的人。

回收再造

“绿在东区”负责人表示,人们往往认为,垃圾分类就是单纯把垃圾分门别类而已,但实际上,有些废弃物放到恰当的地方,就是可以再利用的资源。因此,垃圾分类,其实也是一次资源再回收。

香港城市大学的3名学生参加公益实习计划,决定找出一种简单方法告诉人们回收箱的位置,让人们弃置垃圾前三思。

他们在教学楼一层的垃圾桶旁,放置了指示最近的回收箱位置的路牌。在垃圾桶上,他们贴上一张“香港堆填土地告急”的图片,再加上一张印有可回收物的提醒标志。上述措施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仅一周后回收箱的回收率便增加了约30%。香港城市大学表示,后续将继续招募学生进行研究,探讨该方法在街道、商场的应用可能。

除了大学校园,香港环保园也在努力探索。该园区承担环保教育、垃圾回收利用模式探索等任务,还扶持了2家慈善团体组织的社会企业,企业主要从事电子垃圾的回收、再造,并把再造后的可用品赠送给困难家庭。

类似的例子还包括,香港有些楼宇或楼层空间狭促,只能设置一个垃圾桶,有人提议采用“分时放置,分时收集”的方法,即每周按指定日子,分别收集不同种类的回收物品,做到“一桶多用,分类收运”,尽最大可能性变废为宝。

“惜食”教育

厨余是香港都市固体废物中的最大类别,据特区政府环境署统计显示,在每天堆填的9000多吨都市固体废物中,厨余占到1/3还强。

厨余既来自于家庭或酒店产生的剩菜剩饭及过期食品,又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食品生产、加工、批发、零售等过程。解决好这个问题,对处理好垃圾问题至关重要。但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民众的配合。

例如,烧鹅是香港茶餐厅里的招牌菜式之一。不少餐厅将烧鹅的份量分为半只、一只、1/4只(即上庄和下庄)四种。业者说得很清楚,根据人数点单,可以减少食物浪费。吃剩的食物,餐厅服务员会温馨提醒食客打包,不少食客都会主动带走。许多香港餐厅都拒绝提供一次性碗筷。

大部分的香港市民和香港餐厅都在践行着“惜食”的环保理念。不少学校也在推行环保教育,截至2016/2017学年,全港已有学生环保大使超万名。

多方互动

惜物减废,离不开环保教育,也离不开市民环保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特区政府有关部门颇为用心。

“绿在区区”每个环保站的建筑都是运用货柜、竹子等再造物料建造。经过专业设计师的设计,每个社区环保站既美观又环保,像公园一般,成为家庭假日的好去处。让市民在休闲的同时,吸收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香港特区政府早在2012年,就成立惜食香港运动督导委员会,在香港社会掀起“惜食香港运动”风潮,提倡从源头减少厨余的产生。至今已举办约20场巡回展览,吸引逾2.1万人次参加。

除了“善用米袋”讲座,“绿在东区”每周都会举办不同主题的环保教育活动,邀请有创新环保心得的市民与大家分享经验,一起轻松学习如何“惜物减废”,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环保创意也越来越多。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的陈韵淇、孙嘉希及陈少华3人组成KaCaMa设计工作室,将厨余、废料及垃圾等回收加工后,再运用创意设计让它们再生,把垃圾化身为有价值的“绿色”产品,融入大众生活当中,成为绿色香港大潮中一抹亮色。(记者 任成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6月21日   第 11 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