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尚未到来”,中国抗“疫”关口及时切换抗“疫”战术

来源:中新网

 (抗击新冠肺炎)“拐点尚未到来”,中国抗“疫”关口及时切换抗“疫”战术

  中新社北京2月22日电 题:“拐点尚未到来”,中国抗“疫”关口及时切换抗“疫”战术

  作者 张子扬 黄钰钦

  “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要清醒看到,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中共中央政治局21日召开的会议,向外界透露出上述信息。这亦是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个多月来,官方就疫情做出的最新判断。

  这场被定义为“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一次大考”的非常战“疫”,在取得阶段性防控成效后,官方及时更新战“疫”进度表,“拐点尚未到来”,“战‘疫’仍需爬坡过坎”。

  有专家认为,近段时间来,随着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数不断回落,坊间有一种期盼:“拐点即将到来,疫情结束在望”。但应看到,局部性、集体性暴发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常健告诉中新社记者,是次会议强调的内容,一方面体现出疫情防控成果,需要全社会坚定信心,整个发病率在下降,治愈率在上升,说明疫情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另一方面,外界不要轻言拐点,从当前看疫情发展仍有诸多不确定性。

  “因此不能只看到确诊率下降就盲目乐观。轻言拐点到来,会给公众传递误读信号,在防控方面导致放松,乃至出现再次暴发。”常健说。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焰军表示,近期一些地方发生的聚集性感染事件,当然有其特殊性,但这也反映出一些地方在防控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和短板。所以中央政治局会议向社会公布“拐点尚未到来”,有足够的针对性。“总体形势向好,但仍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保持高度警觉”。

  如果说官方强调“拐点尚未到来”是对当前疫情发展的总体把握,突出强调“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而在这场马拉松式的战“疫”中,根据形势及时为“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校正生产生活坐标,体现的则是“科学应对”“靶向治疗”。

  2月12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曾指出,“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要以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时隔9天,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明确“要落实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

  分析认为,9天内中央两次提及“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这句话导向非常清晰。对于非疫情重点地区,要采取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意味着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防控工作不能粗放式地“一刀切”,特别是对有些极端防控做法要及时纠偏,既强调治理方式,又遵循依法战“疫”。

  常健告诉记者,在不同阶段应对疫情的策略亦有所不同。最初对疫情了解不多,可能会采取比较严厉的手段,以整个社会生活停摆为代价。但随着逐步意识到疫情防控大致规律时,整个防控策略就要随之改变。部分省份新增确诊数量已经为零,但湖北新增死亡数量每天仍有百人,不同地区的差异化十分明显。

  针对一些地方防控措施在落地时“偏离轨道”的做法,甚至引发媒体的热议,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在日前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这些案例,既侵害了民众的合法权益,又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越是在防控吃劲的时候,越是要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不能超越疫情防控实际需要,干扰民众的正常居家生活”。

  常健认为,“这些存在矫枉过正、一刀切等现象,让我们付出不少代价。所以进行区分、采取不同政策,才能更好地平衡人们的生活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方面的关系。”

  在专家看来,这场“大考”,考的既是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亦考验着各级政府和官员的统筹能力。

  戴焰军认为,把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系,关键是要“统筹兼顾”——“疫情特别严重或风险较大的地区”要加强防控,而“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则要统筹防控与恢复。防控杠杆的两端,一头挑起公民的健康,另一头则担着社会“齿轮”的正常运转。

  “在抗‘疫’关口及时切换抗‘疫’战术,对于促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水平而言,这种经验的积累,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戴焰军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