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绿卡”限制 中国面向世界招揽人才

166-1P504162633X8.jpg

诺奖得主伯纳德·费林加获得“中国绿卡”(图源:新华网)

近日来,各城市间的“抢人大战”已经逐渐演变为“留人大战”,对于人才的争夺还未落下帷幕。在人才争夺的大潮中,对外籍人才的争夺和引进是近年来的重点。外籍院士的入选,“千人计划”的施行,外国人才签证制度的推进,“中国绿卡”政策的放宽,都是中国在国际人才引进上的不断努力。

为“中国绿卡”开“绿灯”

在世界范围内,“绿卡”制度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开展人才竞争,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制度。5月2日,诺贝尔奖得主伯纳德·费林加等7名外籍人士在上海正式领取到永久居留身份证——也就是俗称的“中国绿卡”。此前,CBA球星马布里、核物理专家Joan Hinton(中文名为寒春)等知名外国人士都获得了“中国绿卡”。

一直以来,“中国绿卡”都被渴望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调侃为“世界上最难拿的绿卡”,其中的一些人将取得“中国绿卡”当成是一种光荣。“中国绿卡”制度实施13年来,获得中国绿卡的外国人才刚刚突破1万人,这样算下来,每年获得中国绿卡的外国人不足千人,而13年来累计申请“中国绿卡”的外国人数是60万。由此见得,外国人取得“中国绿卡”比例之低,难度之大,相较于美国平均每年颁发100万张绿卡,获得一张中国的绿卡真是比登天还难。

相较于之前中国对于外籍人士“绿卡”申请的过多限制,近年来中国对于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中国绿卡”条件不断放宽,申请流程不断简化,审批时间不断缩短,持有“绿卡”之后享有的福利也在扩大。再加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改善,对外国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强,2016年,批准的拥有中国“永居”权的外国人达到1576名,比上年度大涨163%。

多渠道“聚天下英才”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一流的人才,谁就在竞争中赢得了主动。除了“绿卡”制度以外,中国也在从其他渠道加强对国际人才的吸引。

日本《读卖新闻》3日报道称,中国正在“爆买全球头脑”,吸引全球人才,相比于中国提供的优惠条件和科研环境,日本更像是“想待却待不下去的国家”。2011年,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制定了“千人计划”,至2017年,已经聘用381名各个领域的外籍专家。同时,2017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17年院士名单,增选16名外籍院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烈·盖姆和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等。多项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计划,向世界宣示了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和高度重视人才,特别是重视引进国际人才的决心。

2018年3月1日起,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实施办法》。外国人才来华签证实现四个“最”:一是最长有效期,签证有效期可达10年;二是最长停留期,每次停留期可达180天;三是最短审发时间,申请次日即可颁发签证;四是最优惠的待遇,“零费用”办理,外国人才及其家属免交签证费和急件费。专门出台的《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实施办法》,意味着中国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加入到国际人才的竞争中。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的思想。多项外籍人才引进措施的推行,意味着引进国际人才和智力,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必须要长期坚持的重要战略方针。中国将继续打开大门,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欢迎更多的国际人才在中国这块梦想的热土上大展宏图。(综编/海外网 介瑾)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