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毅 撰文/摄影)2018年11月13日至24日,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8家海外华文媒体的记者们先后参访了福建省宁德市、莆田市和漳州市。本报记者李弘毅参加了宁德和莆田等地的为期9天的采访活动。一路采访走来,所见所闻所思最多的三个关键热词是“精准扶贫”、“绿水青山”、“乡愁”。在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曾经任职的宁德市的采访,令人饶有兴趣的话题是寻访寿宁县下党乡探究“精准扶贫”的最初构想,走访周宁县七步乡后洋村黄振芳林场,在习近平种下的三棵树下考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初心如何造就了今天全域生态旅游。“乡愁”,在新时代又具有何种特别的新意?从福建民间习俗、乡绅名士、戏曲庆典、宗祠祭祀乃至妈祖信仰等本土文化的人文考察,不仅可以解读千百年贫瘠山区农耕社会良德公序的内凝力和稳定有序何以建构和维续,而且更深刻理解了从这里走出去的游子们的精神还乡——归“根”的“乡愁”。
图:行进中国-海外华文媒体福建行启动仪式 摄影 吕明 中新社
新时代精准扶贫的大政方针缘起于何处?青海、贵州的采风报道与写“新时代精准扶贫的最后攻坚”(1)和(2)期间,我一直想探究厘清这个疑问。
图:1800年建造的廊桥——鸾峰桥,1989年7月19日习近平在
桥内现场办公
11月15日,海外华媒采访团来到福建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闽浙交界的下党村南的溪水滩上横跨着绝美无比又有一种遗世独立的风韵的鸾峰桥。清嘉庆五年造的单孔拱廊桥跨度37.6米,是全国单拱跨最长的贯木拱廊桥。189年之后的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下党乡。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下党乡曾是“贫困”的代名词。这里“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照明电、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是远近闻名的“五无”特困乡。乡干部临时清扫出的桥廊作为现场办公和起居吃饭的场所。这天午饭时间,习近平看见写着毛泽东语录的标语:“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美文字……”,若有所思,然后说了一番话:“要以一户一人为对象去想路子,去解决问题,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上,才能实打实上一个新台阶”。这些话被在座的村委会干部记下了。这就是后来精准扶贫国策的最初构想。
图:习近平1989年7月19日首次到下党乡就在古廊桥里临时
办公和起居吃饭
当事人亲自在纪念馆回忆习近平三下下党村扶贫的情景。不忘初心,戮力三十年,中国扶贫事业终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下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8年的186元增长至2017年的11783元,翻了63倍。下党村已经成为精准扶贫的样板之一,也是下党省委党性教育教学基地。
从2013年来,下党乡党委政府先后扶持发展了茶叶、锥栗、脐橙、猕猴桃等多个农业产业。在福建省委组织部下派干部的指导下,植入“消费扶贫”理念,只卖茶园不卖茶,策划实施了中国第一个扶贫定制茶园品牌“下乡的味道”。
图:“下乡的味道”的公共品牌为全国客户提供定制的茶
园产品
“下乡的味道”,是采取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的方式,推出系列产品的公共品牌。定制茶园的金主们遍布全国,高品质的高山茶作为各地客户的伴手礼,让宁德播名全国。“扶贫定制茶园”模式入选国务院扶贫办收集整理的全国12则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之一。
周宁县宣传部和中新社宁德支社特意安排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来到三棵树。1984年,黄振芳以1170亩的种植面积成为周宁县之冠,他还尝试在110亩次森林中套种马铃薯、玉米、茶叶等作物。不到三年,原来地质灾害频发的荒山一片蓊郁,而黄振芳本人不仅还清了所有贷款,还有盈余。“以短养长”,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极大吸引和影响了当地村民,全村掀起了造林热。
图:1989年1月3日时任地位书记的习
近平在黄振芳林场种下的三棵杉树
1988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调研之后,在他的《摆脱贫困》一书中写到,“周宁县的黄振芳家庭林场搞得不错,为我们发展林业提供一条思路”。
图:黄振芳家庭林场杉树上养植的铁皮石斛
近几年该村以黄振芳“家庭林场”为核心,在产业结构上实行“林、茶、果、药”结合,在林地利用上实行“套种、放养”结合,逐步形成了种、养、游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着力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特色之路,才能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这种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是将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的有益尝试,为山区林业扶贫提供了有益借鉴。
图:景区,周宁县全域生态旅游的核心景区之一:九龙漈国家地质公园
当前周宁县以创建省级森林县城为目标,以种植城市片林,让森林进城、下乡、入村、上路为重点,通过规划建绿、见缝插绿、留地造绿、拆墙透绿、立体增绿等途径,构建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树种多样、景观优美的森林县城生态系统。周宁县域全境成为了全域生态旅游区。绿水青山成了旅游产业的金山银山。
图:周宁的九龙漈瀑布的第一级瀑布
危峰断峡之中的九级瀑布总落差300多米,长达1公里多的流程,形成了奇绝异形的飞瀑深潭。尤以第一级瀑布最为壮观,瀑高46.7米,宽76米,丰水期可达83米,巨瀑右上方还有潭穴,镶嵌瀑间,人称“龙眼”。沿木栈道走下,俯瞰飞流直下的瀑布。绝壁危崖之间雷声轰鸣,水雾喷薄,缓缓散漫缭绕于层林之上。洗肺净心,让人感觉飘飘欲仙。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了对故乡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近年来,习近平频频提及乡愁。新时代的“乡愁”是什么?本报记者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道出了自己考察的动机:“看看海外的这些福建人他背后的家乡,它的这种山水,它背后的这种文化,它背后的这个宗教信仰,包括宗祠文化就是世俗的和信仰的,像妈祖的文化这些,那么对这些人在海外创业的这种影响,我们常讲的乡愁啊或者是文化的根,到底这个根是一个什么样的根,这个我想也是很多海外华人,特别二代三代特别想了解的,把这种中国的老故事,家乡的这种传说这些故事讲给他们听,可能对他们来讲的话,更有意思”。
11月14日上午,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的第一站就是福安市古村落廉村。据说这是全中国唯一由皇帝敕封的以“廉”为名的村庄。环村的古城堡残存的六个城门之一礼门,来到明月祠。
图:供奉廉村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与陈氏先祖的祠堂
祠里供奉着初唐(706年)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唐肃宗感念晚年贫困去世的薛令之,敕命其村曰“廉村”,水曰“廉溪”,以表彰其清廉高洁的品德。后陈氏家族承袭薛氏崇德重教的门风,宋代出了30多进士,甚至有一门五进士的佳话。村民和游人漫步古官道,举头望照壁,参与祭祀仪式。薛令之等先贤被供奉在祖祠里,不仅追古怀旧成为现代人记住的乡愁,更是走向现代和海外的新一代人内心积淀的文化基因。廉村的崇尚世德、清正廉明的门风乡俗,成为当今最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贫困问题古已有之,千百年来闽东贫瘠的山区乡土社会靠什么扶贫济困?传统的祖先崇拜的家族宗法制度和中原儒家文化的道统相向融合,形成了忠孝一体的家国情怀和乡土社会的良德公序。由此调合了贫富冲突,维续着同宗同族的和谐和安宁。这既是古贤的抱负也是百姓祈求的“乡愁”。
11月15日下午,海外华媒采访团走进寿宁县犀溪镇西浦村。据传古村至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是南宋御赐状元缪蟾的故乡,历朝历代涌现出了2名状元,18名进士,被誉为“状元故里,进士之乡”。
图 寿宁县犀溪镇西浦村的状元树,状元故里
的地标
巨大香樟树“状元树”,是状元村的标志也是保佑学子的福灵之物。村内状元坊、缪氏宗祠、福寿廊桥、状元桥、以及老巷子等处,保存着元朝壁画、明朝冯梦龙遗迹、清朝石牌坊等一大批古民居、古建筑、古文物。透过雨雾暮霭,漫步巡看山水之间的古树、古桥、古民居,犹如浏览一幅幅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画卷。
图:西浦村的状元祠,内设古戏台
状元祠里一出“寿宁北路戏”正在这里上演忠孝节义的剧目。寿宁北路戏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代表清代乱弹声腔的珍稀剧种,2006年6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听戏的村民即使不识字读书,也可以从戏文唱曲里受到传统道德的教化。这也成为沉淀在儿时记忆里的“乡愁”。
福建省周宁县浦源村以独特的“护渔文化“而闻名遐迩。 浦源村是福建省三大民俗风情区之一,被评为“福建省最美乡村”。浦源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2008年, 被列入第三批省级历史名村,2014年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图:周宁县浦源村的鲤鱼溪
11月16日,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沿村轴线的鲤鱼溪走进这个800多年的古村落。溪水里成群的鲤鱼漫游,两侧236座元明清古民居似太极图状林立。郑氏宗祠形似船型居于溪水环绕之中。南宋嘉定年间,河南荥阳郑氏家族迁徙至浦源择溪而定居。放养鲤鱼以防溪水被污染或投毒。后郑氏八世祖晋十公召集族人,制定了“浦源村郑氏家族世世代代不得捕食鲤鱼”的“乡规民约”,形成了人鱼同乐的独特淳朴民风。这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愁”。
图:鲤鱼溪流传800多年的祭鱼风俗
浦源村的护鱼文化有三绝 :鱼塚、鱼葬礼、鱼祭文。每当溪里有鲤鱼死亡,村民们举行葬礼送去村头的鱼塚里。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见证了由村里祭鱼人颂《祭鲤鱼文》焚香火送鱼入冢的仪式。
郑氏家族迄今还流传着护渔武术,对违反乡规民约偷捕鲤鱼的村民采取“罚宴”三天,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这无疑是最为沉重的处罚措施,及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大饥荒”时期,村中民众吃野菜充饥,也无一个人偷捕溪中的鲤鱼。古人在乡间底层就是这样以德扶贫。因八百年的人鱼同乐,鲤鱼溪获得了世界基尼斯之最——“年代最久的鲤鱼溪”称号;其护鱼传统文化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内涵,以“和谐”为核心内容的周宁浦源护鱼习俗,被列为“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描述鲤鱼溪的文章《奇妙的鲤鱼溪》2005年入选全国语文版第六册通用课本。
2018年11月18日上午,福建莆田湄洲岛的天后宫广场,第三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暨第二十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正式开幕。海外华媒采访团应邀参加。天后宫广场举行了隆重盛大的祭祀大典。
图:祭奠妈祖仪式。司仪小姐的发髻
和服饰就是妈祖妆
第三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的主旨论坛以“妈祖文化海洋文明人文交流”为主题,由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澳门特区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午主办方还为海内外宾客准备了妈祖宴。下午又参加“妈祖文化与海外华人媒体”的平行论坛。妈祖文化,是千百年海上丝绸之路上游商定居的华人,寄托的信仰,是归根的文化根基,是乡愁的情怀……。
11月19日,隆重热闹的祭典过后,妈祖祖庙重归庄重的清静。湄洲妈祖祖庙的寝殿、正殿和圣父母祠是祖庙建筑群的主要建筑,是妈祖信仰在祖庙的主要载体。妈祖祖庙建于宋雍熙四年(987),后经明朝下西洋的郑和、清朝攻略台湾的姚启圣和施琅等人重修。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廿三,世称默娘的妈祖降生于湄洲岛。她成人后识天文,懂医理,可“乘席渡海”又能“言人休咎”;特别是急公好义,助人为乐。年仅28岁的妈祖为救人而升天。从此以后,妈祖多次以红衣女子形象显灵救难,成为民间的保护神。经历代皇帝册封加号,妈祖信仰逐渐从民间世俗崇信升格成为国家官方的意识形态,列入国家级祭典仪式。
图:湄洲岛最高处的妈祖塑像
海外华媒采访团拾阶而上,逐殿参拜这位民间海上和平女神。各殿妈祖像均可拍照,非常亲和,令人觉得颇接民心地气。站在祖庙最高点的妈祖像下,可以远眺妈祖故居的纪念塔。一位曾经平凡助人的村姑,因为德行被众生敬仰,最终逐步被皇权赋予至尊的称号神位和典礼仪制。妈祖信俗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沿线国家拥有数以亿计的信众,也是许多海外侨胞华人信俗归根的“乡愁”。
11月19日下午告别了湄洲岛。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来到位于莆田市城厢区木兰山下的木兰陂景区。木兰陂的陂首枢纽工程由拦河坝、进水闸和导流堤组成。拦河坝全长219.13米,全部采用大块体花岗岩条石砌筑,属于砌石堰闸型拦河坝。木兰陂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古代水利工程;是全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项工程建筑艺术效果明显,观赏性、借鉴性强,可与四川都江堰媲美。
图:木兰陂的陂首枢纽工程的拦河坝,阻挡海水倒灌木兰溪
木兰陂从1083年建成,距今930年的历史。关于木兰陂的钱四娘建陂投江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千古。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年仅16的钱四娘安葬完父亲后,她变卖家产,加上父亲留下的钱财,凑足十万缗来莆田木兰溪上拦溪筑坝,治理水患。 大坝工程经过3年完工。一天,忽然溪洪咆哮而至,才刚刚建成的石陂石崩陂溃。钱四娘目睹多年之功毁于一旦,不禁悲愤欲绝,投水自尽,时年才19岁。宋朝廷敕封其为“夫人”,俗称钱夫人。不久朝廷又加封她为“妃”,有人将祭祀她的庙改称钱妃庙奉祀。这又是一个舍身成仁的民间英雄传奇,激励人与环境和命运抗争,化作令人唏嘘的集体记忆又令人发奋的“乡愁”。
对福建行宁德和莆田的采访考察最具有启迪意义的亮点是将乡愁,作为理解精准扶贫和绿水青山的有机部分,通过梳理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理解复兴传统文化,对推进中国扶贫事业的整体战略和社会文化治理的意义。
贫困问题自古已有,但是物质匮乏的农耕社会不仅仅靠生产脱贫致富。传统文化的人文资源具有一定的精神扶贫和融合社会的功能。青海行初涉宗教信仰对精神扶贫的功能,热贡艺术现象与其说通过唐卡等绘画教育引导信众致富,不如说倡导来世的信仰摆脱肉身的贫困。贵州行考察王阳明龙场悟道,觉悟出破心中贼的精神扶贫办法就是明理立德的教化,使得物质匮乏的农耕社会里贫困者存忠孝天理而灭物欲,特别是减灭因贫困而激愤、犯罪乃至动乱。“乡愁”涵盖了由两个相向而行的内在逻辑:自下而上——由习俗祭祀+宗祠文化+妈祖信仰+道教仙梦等形成良德的信俗文化,自上而下——由儒家文化+科举文化+戏曲文艺+皇权意识形态形成公序的道(法)统文化。
通过对福建沿途的民间习俗、乡绅名士、戏曲庆典、宗祠祭祀乃至妈祖信仰等本土文化的人文考察,可以解读出千百年贫瘠山区的农耕社会这种良德公序的内凝力和稳定有序何以建构和维续。绿水青山因为有了宗祠戏台庙宇而有了灵气,因有了戏文传说的人文蕴涵而有了故事有情义。自然与人文的景观和叙事积淀在人们内心深处成为集体记忆的“乡愁”。现代化造成的传统社会解组自我异化,流离他乡的城市化乃至全球化,使得为脱贫致富的人又迷失和陷落在物欲横流的精神贫困的境地。复兴传统文化的乡愁和寻根意识,又重新被提起和热议。归“根”的“乡愁”就是精神还乡。
远走他乡到别的国家去谋生的第一代海外华人,贫困家乡的记忆虽痛却有选择性的美好。乡愁是飘落精神的定锚,落叶对根的情义。但是华人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而言,祖居已是渐行渐远的传说。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小说《根》曾经在移民中掀起了寻根热。里根返回爱尔兰寻找祖迹,奥巴马去肯尼亚探亲。留着青山在,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让海外游子及后代,存在乡愁的念想,让飘落的精神还乡。
(转载本文与图片必须注明美国《神州时报》和作者李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