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中合作不断迎来新的可能性(国际论坛)

欧洲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出发,在长期战略框架下同中国建立更紧密、更务实的合作关系,将有助于推动科技、经济以及社会领域的进步

今年是西班牙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近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问中国,此访是桑切斯首相3年内第三次访华。西班牙媒体认为,西班牙希望通过此次访问推动两国在双多边框架下探索新的合作机遇。

当前,西班牙不仅是全球前沿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也为深化欧中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巴塞罗那举办的国际车展、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企业向欧洲业界和民众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实力。今年3月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中兴、华为、小米等中国企业获得第三十届全球移动大奖的多个奖项。

“中国智造”正为西中双边合作开拓新领域。西班牙同中国在绿色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签署了合作项目协议,这些项目的发展需要接入全球领先的尖端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西中合作又迎来了新的可能性。DeepSeek引发国际社会关注,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全新的发展路径与应用前景,更展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国际媒体都在分析这一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例如,英国《自然》杂志就用大篇幅向读者说明该创新将如何助力克服更多科研瓶颈。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欧洲各国普遍感受到中国科技创新动能澎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达到164万件,位居全球第一。在我看来,中国善于制定中长期规划并将其真正落实,不断转化为人民福祉。早在2017年,中国国务院就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实际上,这一时间节点正在提前。

过去几十年来,西班牙及欧洲对中国的认识不断加深,对中国发展进步的情况有了更多了解。当前,西班牙期待加强与中国的双边合作,欧盟也希望深化与中国的关系,共同推动建设多极世界。近期,葡萄牙国务部长兼外长兰热尔、法国外交部长巴罗等欧洲高级官员先后访问中国。欧中保持密切的高层交往,将进一步深化双方关系。

欧洲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出发,在长期战略框架下同中国建立更紧密、更务实的合作关系,将有助于推动科技、经济以及社会领域的进步。

(作者为西班牙“与中国对话”项目负责人苏傲古)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4日17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