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在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幼儿园,孩子们参加垃圾分类比赛。(图据新华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垃圾分类看似一件小事,却关系到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然而,即使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意义,在现实中却依然面临知易行难的困境,这背后习惯的因素难以忽视。数据显示,中国垃圾排放量一年可达5.8亿吨。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种类五花八门,垃圾分类首先就难在这事无巨细上。瓶装矿泉水和罐装饮料的处理方式就不尽相同,更不必说空瓶、瓶盖、标签等具体物件如何丢弃都有其门道,若因怕麻烦而混为一谈,结果就可能导致垃圾分类成为一句口号。要想垃圾分类成为规矩,首先需要从居民的意识培养入手,习惯养成了,垃圾分类才有可能落实到位。
培养习惯,在短期内可以通过制度约束起作用。推行强制垃圾分类制度,建立起监督与惩戒的机制,有助于发挥警示作用,令垃圾分类的观念深入人心。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制定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选定46座城市在城区范围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今年,推进垃圾强制分类的步伐明显加快。5月29日,北京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方面建议修改完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开展垃圾强制分类做准备。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即将在7月1日即将正式实施,其中规定违反条例的垃圾处置单位,逾期不改的处最高50万元罚款。这意味着垃圾分类正在地方建立起更完善的法治基础。
做好垃圾分类,最重要的是做好垃圾分类的教育引导工作。经过多年的倡导和宣教,不少人其实不缺少垃圾分类的基本意识,但是面对着垃圾箱上“可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简单标识,大家缺少的往往是“如何正确分类”的相关知识。开展好垃圾分类教育工作,需要利用好大众传媒,给全民设置一堂“垃圾分类课”,让人们能够精准地进行分类投放;同时,不能止步于科普知识的初级阶段,还需通过灵活易懂的宣传手段,让居民深入了解垃圾处理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并进一步教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处理的日常工作,这方面工作的意义可谓立意长远。当社会形成了垃圾科学处理的群体意识,也许垃圾分类连“强制”都不再需要,最终将演变为一种习俗与共识。
总之,垃圾分类绝不是一件小事。唯有从制度建设、教育引导、习惯培养等多角度下手,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才能真正促进垃圾分类落到实处。(海外网评论员 吴正丹)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