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4月11日电2017年底美国男子折断并偷走兵马俑手指一案近日有了新进展。然而,令许多人感到意外和愤慨的是,因为陪审团在被告是否有罪的问题上持不同意见,当地法院判决审判无效,陪审团解散。
嫌犯称喝醉后犯下愚蠢错误陪审团花11小时争论
损坏并偷窃文物最后得出审判无效的结果?关于这起案子,先让我们梳理一下具体的情况。综合美国《费城问询者报》、《国会山报》等外媒报道,2017年9月,兵马俑展在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会博物馆开幕。就在2018年2月,美媒爆料展览中一件兵马俑雕像的拇指被人掰下盗走,而该博物馆过了2周才发现。
嫌犯迈克尔·罗哈纳在被警方抓捕后表示,他在2017年12月21日去该博物馆参加一个“丑毛衣”派对时溜进展厅,掰下兵马俑的大拇指并放进了口袋。虽然在法庭上对罪行供认不讳,罗哈纳却称自己是在醉酒状态下犯了个“愚蠢错误”。
被告和检方日前就此案展开激烈交锋。罗哈纳的辩护律师声称,被告遭到的“蓄意抢劫博物馆”罪名是“不当指控”,他们认为这只是一起“年轻人蓄意破坏公物的案件”。而检方则称罗哈纳故意折断兵马俑的拇指,带出了博物馆并拿回家,就是盗窃。
12人陪审团花了11小时展开争论,但无法对罗哈纳就“偷盗和隐藏文物部件”等罪行达成一致。9日下午,地区法官解散了陪审团,宣布审判无效。罗哈纳的家人和支持者在法庭上“握手拥抱”,而检方则表示会在5月15日前决定是否重审。
美国网友不满结果:这个“白痴”不能就此脱罪
网友评论截图
对于罗哈纳的愚蠢举动和这一判决结果,美国网友“毫不护短”,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愤慨之情。“这起案件中的‘白痴’25岁了,他已经不是个‘孩子’了。”斯图尔特这样表示,直言不能轻饶这名犯罪者。来自波士顿的巴菲也表示:在展览期间将他国借出的财产摧毁,这真令人感到尴尬。他真是个傻瓜!!”
杰夫则感慨地表示:“如果你曾经前往巴黎、柏林、阿姆斯特丹、罗马,或是中国,日本这些地方,你很快就会意识到人类在几千年前、几百年前所做的,要比你今天所能达到的程度更好。而这个小子甚至没有掌握这个小小的概念。”他甚至直接支招称,应该让罗哈纳到某个地方做3年艰苦的考古挖掘工作“体验一下”。
至于美国法院判决审判无效,也让不少本国人难以理解。“辩方的观点是,如果你穿着一件丑陋的圣诞毛衣并且喝醉了,那么毁坏艺术品就可以原谅?”有网友这样说。约翰也表示:“醉酒和愚蠢不应该成为辩护理由。”还有人讽刺道:“显然,(他们认为)愚蠢就不是犯罪。”
网友评论截图
网友萨姆的发言直截了当:“此案需要重审。陪审团意见不一不足以让这样一个明显的罪犯逃脱。”也有网友没有漏掉安保措施松懈的博物馆,批评称:“博物馆巡逻的保安太少,有人触摸物品并进行破坏,竟然要2周后才注意到。”
网友评论截图
此次美国人掰走并偷窃兵马俑手指影响恶劣,也让美国网友担心美国在国际上的名誉会因此受损,进而变成各国在考虑文物交流时的“嫌弃对象”。网名为iTheJury的网友就哀叹道:罗哈纳必须得到最重的判刑。现在,我们其他的(美国人)从文化交流中受益正变得越来越困难。
网友艾迪也表示:“这些古老的中国兵马俑已有2000多年历史。展出这些展品的博物馆应该更加谨慎地保护它们。如果这个人可以逃脱这种罪行,就可能会阻碍未来举行任何的展览,这将是一个耻辱。”
兵马俑资料图
专家解读:被告终究难逃民事责任
判决结果是否意味着这一在国内外备受关注的案件就此不了了之?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霍郑欣对海外网表示,他认为这名男子的刑事责任要遵循美国的法律判决,但他难逃民事责任,包括破坏文物、偷盗行为等。
如果5月美国地方法院未能重启该案,那么从刑事法律的角度就意味着案件暂时会告一段落,这也是大家不想看到的结果。但即便如此,中方还有其他招儿。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梁淑英指出,案件不能重启只能说明对这名男子的刑事追责告一段落,但中方依然可以要求博物馆和男子进行民事赔偿。具体的赔偿办法就应当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书的内容来进行。该男子破坏文物的事实确实存在,所以他应该按照美国方面相关规定进行赔偿。而如果美国博物馆方面不履行相应的协议内容,那可以依照中方的诉求将这一事件上升到国家层面,通过外交等手段继续进行追责。
中国在外展览的文物如何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补偿?霍郑欣提到中方目前主要通过“展览协议书”来追讨这名男子的责任。他也建议,今后能做的就是要在“展览协议书”上下功夫,明确列出双方的责任义务,充分评估展览国在文物保护、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做好风险防范,尽力完善协议的内容,从源头上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梁淑英则提到,考虑到借出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对文物的损失不可估量,因此历史非常悠久又格外珍贵的文物还是慎重或不宜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