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了,美国终于给这件“中国武器”解禁

李小龙_副本.jpg

资料图:李小龙(图据中新网)

据美媒报道,美国布鲁克林联邦法院法官陈开美(Pamela Ki Mai Chen)于12月14日判定,纽约州的双节棍禁令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保护美国人持有并携带武器权利的规定。这项禁令已经实施了44年。《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中说,当初都怪李小龙让双节棍被裁定为违禁品。44年后,李小龙终于不用再“躺枪”了。

双节棍是怎么被禁的?

提起双节棍,中国人或许会想到周杰伦那首传唱度极高的歌曲,但很多美国人可能会谈到李小龙。作为首位进入美国好莱坞主流的华人功夫影星,李小龙凭借一身功夫风靡全球,是走向世界的中国符号。伴随着李小龙的声名鹊起,他标志性的武器双节棍也名声大噪。

无论是1972年刷新香港票房纪录的《精武门》和《猛龙过江》,还是1973年创下2.3亿美元全球票房的《龙争虎斗》,李小龙都有使用双节棍对战的场面。前进、滑闪、旋转、跳跃、腾空,银蛇环游、金棍护体,成为功夫电影史上的经典。集棍的刚猛与鞭的阴柔于一身,双节棍因此成为西方人眼中中国武术刚柔相济的典型代表。

然而,备受追捧的另一面,是饱受争议。美国有研究称,双节棍的杀伤力很大,舞动双节棍的打击力可以达到1600磅,以连接双节棍的铁链或皮条勒住人的喉咙,只需轻轻一拉就足以将人绞杀。1974年,由于担心痴迷于李小龙功夫电影的年轻人会造成危险,纽约州颁布了一项双节棍禁令,不准民众持有、贩卖生产或携带双节棍搭乘交通工具。

为何“禁棍不禁枪”?

在美国这个宪法条文明确保护公民拥有和携带武器权利的国家,双节棍禁令未免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要论“武力值”,枪支明显要比双节棍高得多;而且尽管美国几乎每天都要发生一起大规模枪击案,持枪仍然被认为是不可动摇的宪法权利。那么,美国为何“禁棍不禁枪”?

美国公民有权持有枪支,与美国早期历史密切相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法学院副教授田飞龙分析,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到新大陆开天辟地时,早期移民面对荒芜而陌生的环境,拿起枪支保卫新家园,由此形成了美国的民兵传统。美国宪法第二条修正案规定:管理有序的民兵是自由国家安全之所需,故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保护公民自由持枪的权利符合美国宪法精神,在美国有深厚的历史、社会、文化渊源。

而美国之所以会出现“禁棍不禁枪”的现象,也与双节棍禁令出台时的美国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田飞龙认为,“禁棍不禁枪”并非是以两种武器的危害性来加以区分的,美国允许持枪是因为有民兵自卫的传统,禁用双节棍则是美国社会一度对以李小龙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缺乏理解、不够包容的结果,虽不足以称之为歧视,但在文化认知上确实存在偏见和误解。

解禁令是否会得到最终认可?

这次布鲁克林联邦法院法官裁定双节棍禁令违宪背后,是一场长达18年的官司。案件的原告名叫詹姆斯·马洛尼(James Maloney),他是纽约州立大学海事学院的一名教授。早在高中时期,他就开始练习空手道。对于双节棍,马洛尼尤其感兴趣,他看中这种武器是因为它可以有效防御持刀者的袭击。在马洛尼年少时,他的父亲不幸被人刺死,这恐怕是马洛尼练习用双节棍防身的一个充满悲伤的缘由。2000年的一天,警方接报称马洛尼有胁迫他人的行为,警察出动包围了他的寓所,最后在搜查中从他家沙发下发现了马洛尼的双节棍。马洛尼因此而被控告。2003年1月,马洛尼被判违法。2003年2月,马洛尼开始了他的抗争,并一直上诉到了美国最高法院。

马洛尼认为,自己至少应该有权利在家中持有双节棍。他觉得双节棍具有自卫功能,也有很多人把操练双节棍作为体育活动自娱自乐,纽约州立法将双节棍一禁了之的做法并不合理。在12月14日布鲁克林联邦法院的裁决中,法官的裁决则更进一步认为,双节棍不能被简单排除在宪法允许拥有和携带的武器范围之外。田飞龙表示,联邦基层法院的宣判虽仍有可能面临新一轮上诉,但法官在对宪法第二修正案的解读中,采取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态度,扩大了条文中武器所涉范畴的解释,认为双节棍也应当受到宪法保护。这能否得到联邦司法的最终认可,值得观察与期待。而文化多样性逐渐得到美国社会的接纳,保护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自由行使法律授予的权利,这些都是符合美国宪法精神的。

未来,双节棍在美国的发展空间如何?有观点认为,双节棍也应该仿照当年推广射击体育项目而发展起来的美国全国步枪协会,成立起强有力的行业组织为自己发声。全国步枪协会确实为美国拥枪派表达强硬立场起到了支撑作用,在民兵传统基础上奠定了美国合法持枪的制度性地位。而双节棍也不是没有自己的协会与组织,不过在田飞龙看来,双节棍在美国仍旧是小众的娱乐性爱好,普及度不高,与枪支在文化认同度上不可比拟。但此次双节棍禁令被判违宪,肯定会为双节棍公开开展社团活动提供机会。(人民日报海外网 吴正丹)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