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元辛著 作家出版社
改革开放以来,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学生、学者和工人前往美国学习、工作和生活。其中人数最多的是留学生。据2017美国门户开放报告统计,仅在2016-2017学年,就有35万名中国学生前往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学习。
无论是准备一毕业就回国,还是留美国工作几年再离开,抑或选择在美国定居乃至入籍,这些留学生来到美国,就是选择了一种与自己的成长环境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了面对、接触乃至融入一个新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怎样的思考与感受,享受过哪些欢乐,又经历了哪些身处国内的父母和朋友难以想象的痛楚与心酸?他们在美国为什么笑,为什么哭,又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谈恋爱?他们在异国他乡、在远离城市的“大学城”里是否感到孤独?他们想家吗,他们想回到中国吗?如果想,为什么很多人依然决定留在美国?
这些问题,需要有人记录和回答。如果我们不真正走进一个个普通留学生的内心,不能把这些问题回答清楚,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他们,也无法真正理解这几十年留学热的意义。
作为记录者,我是有一些雄心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去描述、揭示甚至反思最近二三十年的留学浪潮——这些人为什么要出国,他们在美国获得了什么,他们在留学浪潮中是被席卷、被挟裹、甚至被吞噬,还是“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为此,从2015年底到2016年7月,我走访了美国30余所高校,访问了百余名不同背景的留学生。他们中,有些人我原本熟识,有一些是头一次见面。但无论远近疏亲,他们都真诚地向我敞开心扉,将这些年在美求学的酸甜苦辣娓娓道来。在饭桌上,在学校里,在他们或整洁或凌乱的住处,我与他们交谈、欢笑,为他们讲述的哪怕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收获而感到欣慰,也为他们初来异乡时备受孤独的煎熬而心酸落泪。
在采写的过程中,我不断遭遇人们的质疑。他们问我:你所采访的这些人,是否真的具有代表性?我承认,对于采访的对象,我没有面面俱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没有采访中途退学的学生,也没有采访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的少年;我没有采访成功申请哈佛的留学生如何登堂入室、面试牛人怎样在美国升值加薪的,也没有采访受父母委派来美“镀金”,准备接手家庭企业的“富二代”。我无数次扪心自问:如果这些形形色色的年轻人最终缺席,那么我的努力,究竟是一种见微知著的以小见大,还是不自量力的管窥蠡测?
这个问题,一度困扰了我很久。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央视《今日说法》曾经的栏目主编魏大航告诉我,做节目、拍电影,你要先把自己琢磨透了,要把你周围的人琢磨透了,要具备“把自己放平成一名观众的能力”。我想,写作大概也是如此。在站到更高视角去观察思考之前,要先理解自己,理解周围的人,这是一切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这一切的最终归宿——只有我们理解了自己,理解了自己身边的人,我们才能理解我们所置身的这个时代。
2017年,我结束了采访工作,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重新整理了这百余位受访人的采访记录,从中选出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留学体会和采访心得,我把它们写成了20余篇,分成六个主题呈现给读者。在为当代人留下小传的同时,我也希望以此增进国内读者对留学生这一群体的认识。我真诚希望那些正在计划留学的年轻人(以及他们的父母),可以从这本《新留学青年》中,看到一幅更为真实、客观和丰富的留学图景。我也真诚希望,那些正在留学生活中感到孤独、压抑或迷茫的年轻人,可以从这些同龄人的经历中,获得些许信心与力量。
记得采写之初,我曾问一位在美国读新闻的朋友:“什么样的写留学生的书,你会有兴趣一读?”
她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精确。”
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情。我才疏学浅,却依然愿意一试。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1月23日第07版 廖元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