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心理安全引发社会重视

曲铭硕于3月18日在日本九州产业大学毕业典礼上。

美国亚特兰大有一个很有名的涂鸦隧道——克罗格街隧道,刘天宇(左一)和他的朋友当时在准备有关这条隧道的演讲,二人亲自前往隧道观察体验。

平安留学,始终是留学家庭关注的重点。随着留学人数增长和低龄化趋势,心理安全问题增多,这引起了学子、家长及社会各方的关注。

心理安全走进大众视野

对于很多留学家庭来说,拓宽眼界、增长见闻、学习专业知识是家长对孩子留学生涯的期许。近年来,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不断增长,一些安全问题随之出现。“学子自杀”“学子抑郁”等字眼不时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这些由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安全问题开始被社会各界关注。“心理安全” 指的是人面对所处内外环境的安全景况,所持有的一种追求平稳、不受威胁的应对性心理机制。而留学生面对的外在环境包括学业压力、语言障碍、远离亲友产生的孤独等。只有提早做好心理建设,才能达到心理安全。

3月23日,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主办,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承办的“2019平安留学伴你行宣传推广活动”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在活动现场,笔者发现,除了“平安留学大讲堂”、留学安全知识展板、安保实操演练等,还有一个专门的区域用于心理学专家为留学家庭答疑解惑。自2009年以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受教育部国际司委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出国留学行前培训工作。10年来,以“平安留学”为主线,已为361万人次提供线下线上培训,其中包括“心理安全”方面的培训。在活动现场可以看到,很多家长向专业人士咨询留学心理问题,以期“防患于未然”。

刘天宇现在于美国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就读,今年是他留学的第一年。他说:“在出发之前,父母很担心,每天都会嘱咐。一方面,他们看到很多有关枪击案、绑架案之类的美国新闻,特别担心我的人身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他们担心我的心理状态。因为距离太远,他们不在我身边陪伴,害怕我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没人帮助纾解。”

比起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未雨绸缪”,许多学子却对此不以为然。

魏来工作两年后,选择出国深造,目前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就读。她说:“出国之前,我没有这方面故虑,一直在忙出国的事情。可能只有出国之后,心理上的一些问题才会慢慢显现出来吧。”

学子常遇到心理安全问题

“心理安全”问题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却有迹可循。

语言不通导致沟通障碍,这给学子心理带来极大挑战。刘天宇刚入学时,舍友的作息习惯与自己不太相同,影响到了正常的睡眠,他想沟通一下解决问题,但一个舍友是美国人,另一个舍友是韩国人,3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人需要用英语进行沟通。“我那会刚去美国,英语口语不是很好,感觉在交流时特别费劲,没法有效沟通,因此心里特别难受。”他说。

曲铭硕上个月刚刚从日本九州产业大学毕业。高中结束后,她即前往日本留学,已经在日本待了将近6年。言谈间,笔者感到她是个豁达乐观的姑娘,她觉得没有什么不开心是“吃饱之后睡一觉解决不了”的。但是大学期间的一些事,也让她感到十分难过甚至有些生气。“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日本女生对中国人有偏见,因为她的原因,班级中所有的女生都一起孤立我。有一次,班级群里有同学通知拍毕业照,我就问‘是着普通装还是需要穿西装?’结果,所有人都看到了信息,但是没有人回复我。后来,因为时间的偏差,直到我等了两个小时之后回到家才收到他们的信息,并告诉我他们已经拍完了。”她说,“我觉得他们是在欺负我,特别生气。”习惯、爱好、文化的不同,让海外学子在异国环境中很难融入当地人的社交圈,进而产生极大的疏离感。这种感觉如果不及时排解,很容易累积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学业压力也会让学子产生消极情绪。魏来提到:“因为有过工作经验,而且年龄比同级人稍大一些,我的适应能力也相对强一点。但是在考试周的时候或者赶论文的时候,还是能感觉到沉重的课业压力,那个时候心情会比较低落。”

情绪低落时 如何认真面对?

曲铭硕的经验是,在面对负面情绪时要理性对待。“不必把语言或环境的改变当成很大的事,也不要放大遇到的困难。”她说,“其实无论在哪里,都不可能不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解压,不要让负面情绪冲上头,不要夸大和胡思乱想,给自己找事做,让自己忙起来。比如我会买一些拼图,当我专心致志地拼好一幅拼图,会觉得很有成就感,负面情绪也在不知不觉间减少了一些。”

对于学子的心理安全,家长也可以有所作为,不仅当一名好的倾听者,而且要当一名出谋划策的军师。魏来说,当情绪低落时,自己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她说:“我觉得聊天是一个比较能缓解压力的方式,我会通过跟父母聊天疏解压力。所以,家长的倾诉很重要。”刘天宇说:“我的父母特别理解我,像那次我和舍友出现沟通障碍时,他们先是安抚我的情绪,然后再帮我想办法。我觉得父母对我的帮助特别大。”

学校的老师也比较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老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很关注学生的感受。比如,有的同学性格比较内向,老师会多给些时间让他慢慢适应,在不强迫他上课发言的同时,细心地鼓励他积极地表达自己。”刘天宇提到,“如果有某位学生没来上课,老师就会通过询问其他同学等途径了解该名学生的情况。”

据悉,国外的很多高校都有免费心理咨询服务,在校学生有任何心理问题,都可以通过预约,和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沟通。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4月04日第09版 高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