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杜绝“奇奇怪怪的建筑”,贝聿铭留下哪些启示

金字塔.jpg

资料图: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法国巴黎卢浮宫金字塔。

5月16日,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这位建筑界奇才不仅为世界建筑贡献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杰作,也留下了什么是“美的建筑”的启示。这对当前的中国城市发展来说,是格外值得思考的问题。

建筑是一个城市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是不可复制的城市文化“名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筑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浪潮中,也出现了不少乱象——“奇奇怪怪的建筑”有之,“千城一面”的现象有之,这不仅浪费了大量建材和资金,也拉低了审美品位,更与民族文化格格不入。

贝聿铭先生说过,“建筑是艺术和历史的融合”。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上海的弄堂,山西的大院,湘西的吊脚楼……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建筑是深受空间环境影响的艺术形态,不同的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孕育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城镇化绝不是高楼大厦和宽阔马路的无限延伸和组合,立交桥、电视塔、观光电梯、旋转餐厅也未必是所有城市的“标配”,人为地斩断历史发展的脉络,盲目跟风上马一些大而无用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难免陷入“千人一面”的窠臼。

当然,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也并不是说所有建筑非得建成白墙灰瓦、雕梁画栋、飞檐斗拱不可,而是通过借鉴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设计手法和语言的综合运用,最终达到建筑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统一。还记得多干年前被网友评为年度最丑设计的“天子大酒店”,“福禄寿”三星彩塑的外形,怎么看也跟周围环境“不搭调”。说到底,这种建筑设计的“跑偏”无非是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把装置布景当作广告噱头。“因风吹火,照纹劈柴”,只有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风土人情以及生活习俗相适应,才是中华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的彰显。

让建筑回归理性,让城市留住乡愁,这样的观点正在由建筑师的倡议逐渐成为政策导向和社会共识。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居民记得住乡愁”,旨在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要求。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

当前中国的发展已经走到一个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追求品质几乎已成为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内在需求,对中国城市建设亦是如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当前,中国建筑应该追求的不是建得有多快、有多高、多有轰动效应,而是对人文精神和文化灵魂的守护。(海外网评论员 王法治)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