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工业机器人。
最近,科技领域有两件事引起关注。一件是“水氢燃料车”的消息,所谓“车加水就能跑”究竟是新技术还是“画饼”骗局,随着调查深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另一件是多位专家调研石墨项目时发现,很多石墨矿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纷纷把石墨烯视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灵丹妙药”,但事实上当前石墨烯的使用场景十分有限。
这些事件之所以出现,背后的问题让人深思。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全民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从科教兴国到科技强国,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人对待科学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不少人认为,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发明创造层出不穷,需要不断追求甚至“创造”下一个风口。
干事业当然离不开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儿,尤其对自主创新和科研攻关来说,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打破常规的创新思维,始终是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克服艰难险阻、取得辉煌成就的精神法宝。但是,科学的发展也自有其内在的规律,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表面上看起来就是坚持、忍耐、努力,但对专业的运动员来说,呼吸摆臂的节奏、不同赛段的速度配比都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单凭一腔热血,没有方法论、不顾科学原理、脱离社会实际,这样搞出来的“创新项目”,要么沦为圈钱骗补的敛财工具,要么陷入颗粒无收的尴尬境地。
当前国际环境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变化,国内外舆论场上各种论调相互交织、此起彼伏。一些人心态因此发生变化,容易在过度骄傲或过分沮丧两个极端之间摇摆。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看待中国科技实力,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一方面,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科技发展的确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以5G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很多科技创新领域已经由过去的跟跑为主,逐步地转向更多领域中并跑、领跑,《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显示,在全球居前1%的人工智能高被引论文中,中国居全球第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科技创新领域还存在颠覆性技术不多、创新体系不完善、跨界融合不畅通等问题亟待解决。
科技创新决不是超越发展阶段的夸夸其谈,也不能对成就全盘否定自缚手脚,客观理性、求真务实,这本就是科研应有的态度,也应当成为全民的共识。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在国际科技竞争格局中的位置,不仅有助于及时纠错纠偏,也有利于塑造真正的科学精神。(海外网评论员 王法治)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