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神州时报》 李弘毅 撰文 摄影
2019年“海外华文媒体行走湖北”采访活动于5月17日至23日先后在湖北恩施地区与武汉市进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22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中国中部崛起高地的恩施与武汉。美国《神州时报》中国新闻采编主任李弘毅也受邀参加了这次考察采访活动。湖北城乡两地的考察采访颇具各自特点和不同的意义。本专题分别以绿色印象代表和概括了湖北恩施地区在中部崛起中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以生态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带动扶贫攻坚和新乡村经济发展的举措;以蓝色印象代表和概览了武汉市发展新兴科技产业引领中部崛起,以即将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为契机,通过场馆设施以及城市综合配套工程的建设,迈向国际化都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型过程。
绿色印象:湖北恩施的生态发展理念与乡村旅游
绿色印象代表和概括了湖北恩施地区在中部崛起中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以生态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带动扶贫攻坚和新乡村经济发展的举措
结束了在北京国家行政学院的第19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的培训,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22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从北京转机两程又车行一个多小时,半夜过后,终于入住恩施大峡谷的女儿寨。清晨,推开阳台门远望,坂上之云漫卷峰壁,淡淡地化开,散作了雨雾。真乃世外桃源之境。
图: 清晨的恩施大峡谷女儿寨
恩施大峡谷是世界上唯一“地缝—天坑—岩柱群”同时并存的复合型喀斯特地貌,拥有清江升白云、绝壁环峰丛、天桥连洞群、地缝接飞瀑、暗河配竖井五大地质奇观。景区峡谷全长108公里,总面积达300余平方公里。海外华文媒体的代表们沿着峡谷的栈道游览了景区内七星寨、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一炷香以及云龙地缝等原生态景点。
图:雨雾中的恩施大峡谷的一炷香剪影
根据中国新闻社提供的资料,2012年美国探险家迪恩.波特在恩施大峡谷“一炷香”成功挑战高空走扁带并翼装飞行,湖南台现场直播;恩施大峡谷瞬间在美国引起轰动效应,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关注恩施大峡谷。2014年第7期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及网站正式推出关于恩施大峡谷景区的图文介绍。制作的视频同步在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播出,视频播出当天点击率便突破了100万大关。2016年10月10日恩施代表团回访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并签署姊妹峡谷战略协议。2017年6月,美国国家地理《奇妙的地球》大型系列纪录片取景中国恩施大峡谷,恩施大峡谷成为其在中国境内迄今拍摄的唯一的景地。
风雨中,我们走了约12公里多的山路,只及十之一二。但是,领略了古人乐道的巫峡云雨之奇幻与风韵。一路上我们与恩施当地政府人员及新闻同行交谈中,了解到了恩施以生态旅游带动精准扶贫的情况。
图:恩施大峡谷的栈道,沿线设有许多当地农民店铺为游客服务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全域集中连片贫困区,也是湖北省唯一整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地区。近年来,当地探索全域旅游扶贫,建立“景区带动、乡村旅游拉动、产城融合撬动、综合改革推动”四大旅游扶贫发展模式。恩施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熊竹介绍,旅游扶贫,主要发挥现有景区(景点)和重大旅游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其中,恩施大峡谷景区开发以来,直接解决了1500余贫困人口就业,带动沿线两万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恩施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晓敏介绍,景区投资近2000万元,在景区出入口和景区缓冲区建设了202个商铺,通过廉价出租方式,引导当地近400人创业;人均年收入超过4.5万元,最高达20万元;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免费让附近107名村民在景区内当轿夫、背背篓;景区实景演出近200名群众演员全部是当地村民;带动景区周边300户民宿发展,拥有床位3000余张。
2018年,恩施大峡谷减贫经验入围《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典型案例》,并在全国进行示范推广。据恩施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数据显示,2018年该市接待游客2111.13万人次,同比增长22.8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9.6亿元,同比增长29.24%。
图:地球最美丽的伤痕——恩施云龙地缝
恩施大峡谷旅游,白天看景晚上看戏。《龙船调》实景演出让恩施大峡谷的夜晚回荡着“妹娃子要过河,哪个来推我……”的变奏旋律和玄幻的光影。《龙船调》剧场复刻了明清时期土家吊脚楼建筑风格的风雨廊桥式土司楼,是世界上以风雨廊桥形式建立的最大土家吊脚楼建筑。《龙船调》原是恩施民歌,上世纪80年代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选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图:恩施实景剧《龙船调》的演出
实景剧演出将这首民歌变奏演绎成四部乐章,表述恩施地区土司时代土司女儿和渔夫的凄美爱情传奇。山峰峭壁的背景墙与峡谷河流的舞台之间,现代高科技的灯光和音响创造的舞美效果,让峡谷的原始的山水风光与土家族歌舞玄幻感人。
恩施的坪坝营原始生态旅游区位于北纬30度中国中西部连接最大的原始森林群落。总面积154平方公里的旅游区内有12万亩原始森林!千年古树杜鹃林里还有红豆杉、珙桐等珍稀植物,生活着金钱豹、大灵猫等珍禽异兽。四洞峡是罕见的穿洞群落地质构造景观。2公里的峡谷从四座大山的山体穿过,形成了集山、水、洞、溪、泉、瀑以及原始生态于一体的高山峡洞景观。
图:四洞峡的洞内灯光景点
沿着6公里蜿蜒的山道冒雨穿洞涉溪,沿途古树缠藤、朽木生苔,满目湿漉漉的原始森林景色。洞里的“人工栈道”盘旋于“地下迷宫”;景观灯型塑出神仙塔、千年神龟、天桥、天窗以及留花潭、瑶池潭等景点,令人每每驻足惊叹。
图:坪坝营森林木屋
当晚入住森林的树上木屋,雨声里沉睡去。清亮婉转的鸟鸣天刚刚蒙蒙亮就morning call,唤醒游客,在林间追寻风声雨声鸟鸣声。录下原始林间的天籁之声吧,回到都市的喧嚣以后,深夜里坐在城市高楼的阳台上或者庭院里回放这录音时,你又会回到这世外仙境。
图:海外华文媒体恩施大峡谷合影 中新社 张畅 摄影
蓝色印象:迎接即将举办的武汉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蓝色印象代表和概览了武汉市发展新兴科技产业引领中部崛起,以即将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为契机,通过场馆设施以及城市综合配套工程的建设,迈向国际化都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型过程
恩施到武汉走了一天车程。晚饭后在酒店前的长江岸滩散步。两岸变幻的景观灯映衬着林立的高楼、飞架的桥梁、过往的船舶。
图:武汉长江两岸的灯光秀
武汉,我多年前曾多次来开会或者参加项目。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奇得找不着过去的记忆了。现在,正在崛起的中部高地又将于10月17日迎来世界军人运动会,在国际赛事上华丽亮相,转身跨入国际都市。上午行程似乎为了帮助我找回武汉的历史记忆。从黄鹤楼俯瞰龟蛇锁江的大桥,豪气干云,哪有辞旧的惆怅?辛亥革命纪念馆里,我们可以告慰百年来为中国复兴抛颅洒血的先贤们了。
图:辛亥革命博物馆 中新社 郑子颜 摄影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建,是现有辛亥革命专题博物馆中展览规模最大、陈列科技含量最高、复原场景最多、参观导览系统最全的博物馆。该馆负责人周静介绍说,近年来,博物馆每年年均接待游客80万人次,其中不乏港澳台同胞和海内外华侨华人。武汉市武昌区是辛亥首义之地,现有辛亥首义历史遗址遗迹30余处,包括“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起义门”“辛亥首义烈士祠”等18景。自2002年起,该区每年举办辛亥首义文化节,至今已举办17届。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于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在武汉举行。为了这10天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最大国际赛事,武汉已经沿长江中轴设立了四个区域,建设了35个场馆。我们参加军运会筹委会座谈那天,距离武汉军运会开幕还有149天,赛事各项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当日,据武汉军运会执委会竞赛部部长吴济鹏介绍,经过前两轮报名,已收到106个国家、共10719人报名,其中参赛运动员7934人,报名国家及人数已超过上届。
本届武汉军运会共设置射击、游泳、田径、篮球等27个大项、328个小项,其中,空军五项、军事五项、海军五项、跳伞4个项目为军事特色项目。
图:军运会国际媒体中心的大厅
未来的国际媒体中心,正在准备媒体网线和设备的安装。赛后这里将改建成冰上运动和球类运动中心。武汉地区聚集了80多所高校逾百万学生。武汉商学院游泳馆也是赛场之一。该校设有全国唯一的马术专业,拥有30匹欧洲纯种赛马和专业设备及养护训练水平,可以为国际专业赛事提供竞赛场地和保障。
图:武汉商学院马术专业的训练和比赛场地
据介绍,这些场馆设施赛后将承接国际国内大型赛事,大部分场馆设施可用作专业训练、教学科研和国防教学,并面向社会开放,用于全民健身。如主媒体中心将改造为冰上运动等项目专业馆;汉南通用航空机场将用于低空航空商业运营,同时作为航空运动项目基地。
图:武汉东湖的军运会水上运动码头
武汉东湖是军运会水上运动和长跑等比赛的场地。33平方公里的水域和101公里岸线道路,让来自105个国家超过万人的各国现役军人展现他们各自的竞技水平,也为他们提供了休闲与观赏生态环境和艺术作品。
图: 武汉东湖岸边的艺术雕塑 中新社 郑子颜摄影
荷兰艺术家创作的“亲吻的蛋蛋”,萌萌地让军人们化干戈为友谊。
武汉的江汉文化,已经成为武汉走向国际都市的最靓丽的文化名片。
图: “知音号”的观众又是演员
落日余晖下的武汉码头,游人纷纷走过“知音号”栈桥,换上旗袍马褂,准备登船。其实,不知不觉中已经变身为剧中人进入了剧情。《知音号》是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的实景剧。复刻20年代江华轮的知音号既是演绎20年代社会风情人生故事的舞台,又是民国文化博物馆。船上所有装饰物件甚至人物服饰都透着浓郁的民国风格。
图:复刻上世纪20年代民生公司江华轮的“知音号”
开船了,剧情开始了。我们坐在舞厅的吧台旁看着上流社会的舞会,又转上二层的客舱听人诉说自己的遭遇。观演之间没有舞台的隔断,好像自己穿越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共同经历着世事和情感的苦乐。最后登上顶层甲板,观赏长江两岸灯光璀璨的夜景时,我们又回转到现实的今夜。活在当下的感觉真好!而这段民国的体验更难释怀。
图:知音号行驶过武汉长江第二大桥
据统计,自2017年5月公演以来,《知音号》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至2018年年底已累计演出560余场,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2018年接待外地游客超10万人次,占观众人数的42%,接待的外宾近两万人次。截至目前,该市有长江水上游览线路11条,游船11艘,知音号码头、汉阳门码头等旅游码头10座。长江游串联起两江四岸具有江河文化、码头文化、渡江文化、桥文化、知音文化、红色文化的旅游景点,成为展示大江大湖大武汉的滨江旅游名片。
作为中国中部崛起高地的湖北武汉,不仅具有悠久的机器制造业历史传统,现在新兴高新技术产业正在成为产业升级发展的新增长极,拥有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产业国家队。正在进军全球市场的武汉,抓住世界军运会的契机转身跨入国际性都市。
武汉长江边耸立的地标性建筑是华中第一高楼——武汉绿地中心。
图:长江对岸的武汉绿地中心大楼
《大国重器》第II季里展示了全球首创、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建造它的过程。它已经在中国建造了300米以上摩天大楼50余座,其中500米以上7座。现在正承建参建愈来愈多的海外项目。
登上已经封顶的大楼眺望长江。新中国第一桥的上下游已经建成了10座跨江大桥。从1957年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60多年来,中国在长江干流(宜宾以下江段)上已建成及正在施工的跨江大桥数量,已达143座。
图:今年9月即将通车的杨泗港长江大桥
今年9月即将通车的杨泗港长江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层12车道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连接武汉三镇中的汉阳与武昌,是武汉第十座长江大桥,由中铁大桥集团设计和施工建造。据介绍,目前,世界在建的主跨1000米以上悬索桥有13座,中国占9座;世界建成和在建跨度600米以上的斜拉桥有21座,中国占17座。这些世界级大桥中,约八成由武汉建桥企业承建或参建。
走进中铁大桥局桥梁博物馆,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参观新中国桥梁建造发展史。从当年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潜水服到现在桥缆的切面和零配件,见证了这只建桥国家队的成长历程。武汉正在以新兴高科技的创新实力形成新增长极,引领中部崛起,迈向世界。
为期一周的湖北行匆匆结束了,恩施的绿色印象和武汉的蓝色印象,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对中国中部崛起高地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祝福即将举办的武汉第七届世界军运会上,武汉将在举世瞩目上登上国际性大都市的舞台,期待她展现出更加强悍的实力更加出色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