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飞虎队研究院院长陈灿培(左一)向美国民众介绍飞虎队事迹。
受访者供图
加拿大华侨华人团体举行为“二战”华裔老兵颁发纪念铭牌仪式。
受访者供图
中美飞虎队相关组织共同主办论坛,讲述飞虎队故事、传承飞虎队精神;加拿大华侨华人团体为健在的抗战华裔老兵颁发纪念牌……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美侨界近期组织论坛、活动,讲述中国和住在国人民合作抗战、华侨华人毁家纾难支持抗战的故事,推动当地民众和华侨华人年轻一代更深入了解历史,加深对中国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的理解,共护世界和平。
“这就是他选择的道路:尽其所能帮助中国人民”
在中美合作抗战的历史中,飞虎队的佳话承载着两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深厚友谊。为抗击日本侵略者,2000多名来华作战的飞虎队员血洒长空,取得了击落2000多架日本军机的战绩。为开辟驼峰航线,失事飞机残骸堆成一道“铝谷”。中国人民感恩重义,为配合飞虎队作战,靠人拉肩扛数吨重的石碾子修建起28个机场,200多名飞虎队队员被中国民众营救,许多中国人在营救过程中献出生命……这些都是中美人民在抗战期间患难与共的生动诠释。
“在1937年前往中国之前,我的外祖父陈纳德在写给兄弟的一封信中提道:‘生命不断循环,必须通过成就来找到其意义。当一条熟悉的老路被阻断时,我们必须开辟新的道路。’这就是他选择的道路:尽其所能帮助中国人民。”近日,在中美多个飞虎队组织共同举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暨弘扬中美合作飞虎队精神”纪念活动中,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的外孙女嘉兰惠深情回忆起外祖父陈纳德的生平事迹。
陈纳德抵达中国后,对当时中国战区的空军力量进行调查,不仅发现飞机数量短缺,还亲眼目睹日本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暴行,随后决定留下来为中国提供帮助。“我的外祖父做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他身处一个陌生的土地上,听力受损,且不懂当地语言,但这些挑战并未阻止他留下。他留下来,是因为他听到了处于困境中的人民的呼喊。”嘉兰惠说,外祖父创办了航空学校;并对中国学员进行早期预警系统培训,确保中国飞机能够在日军轰炸机投弹之前起飞拦截,并让村民在日军炸弹落下前有时间寻找庇护所。
“我的外祖父心中有一处特殊的位置,留给那些因战争而成为孤儿的中国儿童,他称他们为‘战孤’。”嘉兰惠收藏着一封日期为1940年6月14日的信,信中感谢陈纳德寄来的600美元,用于支持当时重庆一所孤儿院中的“战孤”们。
美国飞虎队协会执行主任莉迪亚·罗西,是飞虎队成员迪克·罗西的妻子。援华作战期间,迪克·罗西和其他中美飞行员一道,驾驶运输机飞越喜马拉雅山脉,将急需物资运往中国,开辟了著名的驼峰航线。整个抗战期间,迪克·罗西都在飞行驼峰航线,共完成735个单程任务,是驼峰航线飞行时间最长纪录保持者。
“中国人民对飞虎队表现出极高的尊重和关爱,我们感到非常荣幸。”莉迪亚·罗西回忆,有一次她和丈夫再次回到他在华工作时的总部云南昆明,那里的人们对飞虎队成员表现出令人惊叹的欢迎和感激之情,就像对待英雄一样,“我的丈夫当时感慨,他对年轻时的工作感到自豪,因为他对中国人民有如此大的意义。”
“它承载了我们深沉、真挚的敬意”
近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举行的二战华裔老兵表彰仪式上,3名华裔老兵获颁纪念铭牌。这是加拿大各地华人团体联手举办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今天所颁发的纪念牌,也许只是一块小小的奖牌,但它承载了我们深沉、真挚的敬意。”纪念活动主办方、加拿大华人文化艺术团体联谊会主席张俭说。
二战期间,加拿大华侨华人不仅积极捐款捐物支援中国,还有一批华人作为志愿兵投入反法西斯战场,参加了香港保卫战、赴东南亚丛林与日寇交锋等。为响应“航空救国”号召,加拿大航校大批华裔学员回到中国参战,在飞虎队里就有一部分加拿大华裔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他们积极参与驼峰航线运输物资等任务。比如华人飞行员埃尔伯特·马,曾到美国学习驾驶飞机,后来回到加拿大,为加拿大空军飞行员培训空中侦察和轰炸技巧。1942年,亲眼目睹过日军残暴行径的他,受邀加入飞虎队,飞行驼峰航线420次,以他的特长支持中国抗战。
“华人士兵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战绩,赢得了加拿大社会的广泛尊重,推动加拿大政府废除‘排华法案’、停止种族歧视政策,批准华人获得完全的公民权。”张俭说。
为了让更多年轻一代了解华侨华人毁家纾难支持抗战的故事,加拿大各地华人团体今年将联手举办持续约半年时间的纪念活动。比如加拿大华人同乡会联合总会将主办抗战历史图片展;加拿大中国高校校友会联合会将主办中国战场与世界和平国际研讨会,探讨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加中企业家协会将主办老兵后裔口述历史座谈会等。
“让更多华侨华人了解中国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所做的巨大贡献”
飞虎队飞行员的胸章、飞虎队军服及军帽、陈纳德将军生平、华人飞虎队员介绍……在美国飞虎队研究院、美国飞虎队协会举办的飞虎队图片暨文物展上,这些来自飞虎队家庭成员的藏品、近期飞虎队研究成果,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
此次展览活动的组织者,是多年收藏、研究飞虎队文物的美国飞虎队研究院院长陈灿培。“今天我们更要传承好飞虎队精神。”他认为,此次展览有助于让更多美国普通民众了解飞虎队和飞虎队精神,了解中美军民共同抗战的故事,让更多华侨华人新一代铭记历史,赓续家国情怀。
如今,一座座纪念碑、纪念馆在飞虎队战斗过的地方巍然屹立,中国人民仍在协助搜寻援华美军遗骸,中美近百所学校、总计65万青年加入“飞虎队友谊学校暨青年领袖计划”,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成为美国民众了解飞虎队必去的“打卡地”……历经血与火考验的中美两国人民友谊,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也在中美人民真诚善意的双向奔赴中代代相传。
嘉兰惠认为,过去,中国两国人民并肩作战如同兄弟,以巨大的代价战胜了一个强大的敌人。未来,期待彼此一起书写美中关系的新篇章,这是一个由友谊、信任和共享繁荣定义的篇章,两个伟大民族要为实现这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表示,期待涌现越来越多的新时期“飞虎队员”,为中美关系奔走、助力、加油,让飞虎队精神在时代召唤中永葆生机活力,让世界各国人民永享和平安宁。
在加拿大,汇集多个当地华侨华人艺术团体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和平颂》正在进行紧张排练。由加拿大华人文化艺术团体联合会呈现的这场演出,计划于5月在多伦多上演。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文化活动,让更多华侨华人了解中国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向国际社会展现我们以史为鉴、珍爱和平的立场。”中国驻多伦多副总领事程洪波说。
“纪念历史不仅是缅怀先烈,更是提醒今人,和平与正义需要共同守护。”张俭说。(记者 彭训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4月23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