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Александровская песня
只要俄罗斯在,我们的歌就在。
——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团歌《亚历山德罗夫之歌》
2018年1月,享誉世界的俄罗斯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自2016年12月坠机事件后首次赴华演出,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上下半场共24支精彩绝伦的器乐表演。
合唱演员更是唱响了老一辈国人熟悉的旋律——《神圣的战争》、《卡林卡》、《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今年正值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成立90周年,这也是历经战火洗礼、接受岁月砥砺的90年。2016年空难后歌舞团依旧屹立不倒,并迅速振作,已经成为斯拉夫民族、俄罗斯军队坚强的代名词。
正如团歌《亚历山德罗夫之歌》所唱:“只要俄罗斯在,我们的歌就在!”
“以一当三” 在战火中成长
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成立于1928年10月,原称“苏联红军歌舞团”。其首批成员仅有12人,创始人是才华横溢的苏联人民艺术家、苏军少将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亚历山德罗夫。
亚历山德罗夫的作品,国人最为熟悉的当属《神圣的战争》,这首歌创作于苏联卫国战争期间
1941年6月24日,卫国战争打响后的两天,苏联诗人瓦西里·列别杰夫在苏联政府报《消息报》、军报《红星报》上同时刊发了诗集《神圣的战争》。
这刺激了亚历山德罗夫的创作灵感。他决定采用列别杰夫的文字,以战争的残酷、国运的变故和士气的恢弘为基调,将这些元素融入到一支曲子当中。
“歌曲要有带血的震撼,更要有昂扬向上的士气”
——亚历山德罗夫
来自列别杰夫同志的微笑
又过了两天,6月26日,在莫斯科著名的白俄罗斯火车站门口熙熙攘攘的出征将士面前,亚历山德罗夫率领歌舞团成员第一次唱响了《神圣的战争》。
白俄罗斯火车站是卫国战争前沿,承载了一代俄国人的回忆。斯米尔诺夫的电影《白俄罗斯火车站》由此成为传世经典
据当时在场的人回忆:“情侣们从拥吻中回过神来静静聆听,坐在椅子上抽烟的老兵立刻站了起来,神情凝重。”
歌声刚一结束,车站就陷入了沸腾,在人群的强烈要求下,歌舞团又连续唱了四遍。
多年后,亚历山德罗夫的儿子、歌舞团第二任团长鲍里斯·亚历山德罗维奇·亚历山德罗夫少将(以下简称小亚历山德罗夫)曾在采访中表示:“父亲告诉我,这是场特殊的演出,虽没有横幅,但在场的士兵听完歌后不再忧伤,他们斗志昂扬地上了火车,开赴前线。”
这首歌在中国走红,与红极一时的电视剧《潜伏》密不可分。片尾曲《深海》就是根据其重新填词而成
在卫国战争中,亚历山德罗夫不仅带领歌舞团深入战火纷飞的前线,为官兵奉献了1500多场精彩的演出,还在后方广播台持续发声——许多老兵在战时都是边听着歌舞团的广播边与敌人交火。
战争期间,亚历山德罗夫仍然笔耕不辍,谱写激动人心的歌曲。1943年,亚历山德罗夫完成了《苏军之歌》和《牢不可破的同盟》曲目创作,而小亚历山德罗夫也为《万岁!我们伟大的祖国》谱曲。
这三首歌完全奠定了歌舞团的权威地位:《牢不可破的同盟》成为了苏联国歌,其曲调依然沿用于今日俄罗斯国歌,而《苏军之歌》、《万岁!我们伟大的祖国》歌声年年飘扬在5月9日红场阅兵式上,分别作为地面装备分队出场和离场的奏曲。
通过阅兵提振士气是苏/俄政府一贯的思路,在战争和和平年间都见奇效
战后,斯大林称赞歌舞团发挥的作用“抵得上三个师”,是“战火中激励苏军将士的精神食粮”,并两次给歌舞团授予象征苏军最高荣誉的“红旗”勋章。这在苏军众多艺术团体中是独一无二的,“红旗歌舞团”由此得名。
前进!柏林!
“红旗从不无故闪光”
红旗歌舞团的演出技艺十分高超。
1955年,歌舞团到英国进行了为期8周的演出,轰动了整个不列颠。
《卫报》甚至评价道:“若歌舞团真的充当军队,定能轻而易举地攻克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战场就在城市的歌剧院,并且不需要任何火器。”
高超的技艺源自歌舞团对成员选拔的精中选精。
正如现在主管人事与文化事务的俄国防部副部长尼古拉·潘科夫大将所言:“歌舞团挑选新成员的主要标准不仅在于良好的唱功,更要有对祖国、军队无限的热爱。”
即使在2016年空难发生、歌舞团精英锐减的情况下,红旗歌舞团也不放松对成员的遴选。
不过,红旗歌舞团作为俄罗斯和俄罗斯军队的象征,基本上严格遵循了俄军内部一条不成文的原则:不上战场、不在相关作战岗位的成员,除了对俄军文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者,不授军衔,更不能当将军。
因此,歌舞团内,只有团长是上校,以及几位乐队指挥被授予了从少校到上校不等的军衔。其他团员,除资历较老的主唱外,极少授予军衔。
不授军衔,男声合唱团成员一律挂“白牌”演出
将军就更稀有了。歌舞团的创始人、对苏/俄军事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亚历山德罗夫父子,仅被授予少将军衔,而这已算是破例。
另外在2016年空难中去世的前俄国防部中央军乐团总指挥、红旗歌舞团前团长兼艺术总监瓦列里·哈利洛夫,也被授予中将军衔。
2010年7月23日,哈利洛夫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红旗歌舞团军衔最高的团员
哈利洛夫中将1952年出生在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铁尔梅兹一个音乐世家,11岁考入著名的莫斯科军事音乐学院,18岁考入莫斯科国家音乐学院军事指挥系,开始了他的军旅音乐指挥生涯。
哈利洛夫一生指挥过很多著名的军乐团,其巅峰是在2010年5月9日的红场胜利日庆典上,他指挥了一支由俄、美、英、法等国艺术家组成的多国军乐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让时任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非常满意。
哈利洛夫精通军乐队、交响乐队指挥,同时也擅长对演奏曲目旋律、节拍的适度修改。
2015年红场胜利日阅兵式上,哈利洛夫指挥军乐团演奏了由他修改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青色的头巾》。本是含情脉脉的抒情歌曲,在他的指挥棒下变成了激昂的阅兵曲目。
2015年5月9日,哈利洛夫指挥军乐团演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他对演奏进程的把控更是出彩,在2015年的红场阅兵式上,哈利洛夫将红旗歌舞团另一首经典曲目《我们是人民的军队》由步兵分列式奏曲变为压轴奏唱曲目。悲壮雄浑的歌声一经发出,普京为之动容,从此这一固定曲目的奏唱沿用至今。
哈利洛夫跟随军乐团成员一起演唱《我们是人民的军队》
大帝的表情凝固了
当军乐团唱到这句时,大帝估计也在想,属于自己的“博罗季诺”何时才能到来?
正如《我们是人民的军队》里歌词写的那样:“红旗从不无故闪光,国家从不无故寄望吾辈”。
作为俄军的骄傲,红旗歌舞团的首要宗旨从来就是“姓军备战”。他们不排斥商业演出,但每一个团员始终牢记自己是俄罗斯军队的一员,是俄军的名片、国家的象征,为俄军服务、发声,永远是他们的第一要务。
正如歌舞团创始人亚历山德罗夫要求的那样:“一个人唱歌,就要像一个国家在迎敌战斗一样。歌舞团的全部精力,要始终用在鼓舞士气上。”
废墟中重生,荣光依旧
苏联解体后,原苏军三大歌舞团(国立模范红军歌舞团、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国防部红军歌舞团)被新生的俄罗斯军队完整继承。
红旗歌舞团依旧居于首位,是唯一曾随俄总统普京出访各国的国宝级歌舞团。
红旗歌舞团依然按照老团长亚历山德罗夫的指示,上前线用歌声鼓舞俄军。然而,谁也未曾想到,歌舞团会遭到不测。
失事的图-154飞行路线
2016年12月25日,一架载有包括团长哈利洛夫中将在内的64名红旗歌舞团团员的图-154客机在黑海水域失事,机上无人生还。
歌舞团原计划乘机从莫斯科飞往位于叙利亚拉塔基亚的俄空天军赫梅明军事基地,为前线俄军官兵送去歌声和新年祝福。飞机在黑海沿岸的度假圣地索契进行了加油,但从索契起飞后不久就从雷达上消失。
飞机残骸在黑海沿岸1.5公里被找到。俄联邦委员会国防与安全委员会主席奥泽罗夫曾分析道,飞机系因技术故障或操作失误失事。
但亦有俄情报机构人士表示,事故“是一场阴谋,是对俄极度敌视的组织或国家情报机构策划的、意图是阻止俄在叙作战行动、打击俄军士气。”
俄军在叙利亚的主要军事基地
同日,普京在圣彼得堡宣布12月26号为俄罗斯全国哀悼日,并取消了出席圣彼得堡灯光秀的安排;27日,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大将宣布,国防部将尽全力重建红旗歌舞团;副部长潘科夫大将也表示,红旗歌舞团成员在国家危难之时曾给人以鼓舞,70多个国家的观众也曾为他们鼓掌,因此短期内恢复红旗歌舞团将是国防部的重要任务之一。
这场空难事故使歌舞团遭受重创,以格里高利·奥西波夫、弗拉季斯拉夫·戈利科夫为代表的歌舞团元老级艺术家损失殆尽。
遇难的芭蕾舞演员拉莉娜罗·贝尔托夫娜
但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怎会被空难吓倒!
由俄罗斯电视1台播出歌舞团在飞机失事前最后一次公开演出
节目尾声播出的歌舞团64人遇难名单
通过层层选拔,歌舞团重新招募了50多名歌唱演员,以新人为班底,在去年2月17日自空难后首次登台亮相俄军中央模范剧院,同时为2月23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俄罗斯祖国保卫者日音乐会”做试演。
2月17日歌舞团重建后首次试演
2月23日,歌舞团不负众望,在普京和绍伊古面前表演了经典的“军兵种之歌五连唱”,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歌舞团表演“军兵种之歌五连唱”
大帝和绍伊古观看演出
这次演出后的第二天,歌舞团又马不停蹄地赶赴索契出席第三届国际军事竞赛开幕式的相关演出活动,宣告了歌舞团的正式回归。
2017年4月,歌舞团重组后首次出国展开巡演,作为俄罗斯的名片,奔赴土耳其、捷克、斯洛伐克三国。
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不少剧场的门票在演出开始前一到两个月即告售罄,展示了红旗歌舞团超高的人气。
拥有90年光辉历史的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用悲壮雄伟的歌声抒发着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对崇高事业的奉献。即使在战争年代,歌舞团的歌声依旧积极向上、充满理想。
无论对俄罗斯——这头俯瞰东西的“双头鹰”的观感如何,人们对亚历山德罗夫红旗歌舞团绵延90年不断的歌声,只能用鼓掌表达自己的敬意。
苏联这个失意的红色帝国,为俄罗斯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也许也正是这支名声显赫传奇歌舞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