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顾客在意大利使用支付宝结账。(图源:新华社)
近来,在国内已经相当普遍的移动支付技术,开始走出国门走向海外,为当地人带去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新方式,受到境外消费者的欢迎。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移动支付技术在国内得以锻炼和成熟:相比其他国际领先支付平台万分之十七的资损率,支付宝平台风控识别时间为100毫秒,平均资损率为百万分之一;“腾讯乘车码”的0.2秒极速验证技术,可以提供“先乘车,后付费”的便捷出行服务……在印度、马来西亚、韩国、印尼等国家,支付宝等中国移动支付品牌投资或合资开发了移动支付产品;在美国、英国、希腊等诸多国家,支付宝等中国移动支付的图标频现于商场、机场等场所。
虽然中国移动支付企业出海热度不减,但中国支付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近日,据环球时报援引尼泊尔《喜马拉雅时报》报道称,尼泊尔中央银行宣布禁止在尼泊尔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据称,一些中国游客非法使用这些支付应用,致使尼泊尔当局无法将中国游客的消费登记为海外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商人有偷税漏税之嫌,于是尼泊尔当局认为这种支付方式非法。
事实上,中国游客在境外产生的消费理应通过当地银行,即使第三方支付也不例外。表面上看,扫码支付这个操作是消费者将钱转给商家,但自订单生成那刻起,就变成了两国金融系统间的业务联系。境外银行会按照当天的汇率用外币进行结算。如果不经当地央行旗下的清算机构,金融监管部门无法检测到资金流向,很可能滋生洗钱、走私、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甚至威胁当地国家的货币地位。
入乡随俗,在海外做生意更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正如蚂蚁金融对此次事件的回应所说,“支付宝在境外开展业务一贯遵循当地法律法规,我们也呼吁广大用户根据《支付宝收钱码协议》的约定规范使用条码支付服务。”
专家表示,这起事件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支付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政策差异、本土化融入等问题。在政策差异上,由于不同国家的交易结算系统政策不同,一些海外银行对支付平台转账所承担的结算业务疑虑重重,造成有“支付工具”却无卡可绑的尴尬局面,无形中提高了用户的使用门槛;在本土化融入中,很多跨境支付的企业在当地申请类似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资质还存在一定难度。
从长远看,少数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短暂遇挫,只不过是跨境支付蓬勃发展大潮中的小插曲。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支付企业采取“出海造船”的模式,依靠本地化的平台,借助本地化的团队运营,孵化出各式各样本土化的“支付宝”,深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面对这种情况,更多中国企业需要不断与各国的政策、法律、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磨合,中国支付产业的国际化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海外网评论员 王法治)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