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美国人写下35年中国“奇遇”记,他想让世界读懂中国!

来源:中国侨网

“在中国乡村,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爆竹声、欢聚声、孩子们的吵闹声,构成了一曲让人舒适的和谐共振。但今年春节却截然不同,喜洲的街头空无一人,只剩工作人员定期喷洒消毒水,到处都是提醒我们勤洗手、戴口罩、远离人群的标语,激励我们的村庄齐心协力抗击病毒……”


7月7日,林登与喜洲的民众交流聊天。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美国人布莱恩·林登在中国大理喜洲定居的第16个年头,在不同于往年的氛围中开启。他也趁着难得的闲暇开始写书,全面回顾自己与中国35年的故事。

|林登的中国“奇遇”

林登,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来中国游学的外国人之一。他有众多被人熟知的身份:著名精品酒店“喜林苑”创始人、喜洲古镇的“洋村长”、“中美文化交流大使”,甚至电影《他来自太平洋》的主角扮演者。

但少有人知道,他来自美国的穷人家庭,从16岁开始就每天工作14个小时。上世纪80年代,在一位教授家清洗地毯时,林登第一次知道中国。后来,他申请了来华留学。


图为7月7日,林登(右)走在喜洲街头,与当地人交流聊天。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接到中国驻美大使馆的入学通知电话时,我反复问,‘你们确定是我这个在洗地毯的林登吗?’工作人员跟我说,‘确定!因为你最无产阶级。’”林登回忆。就这样,他来到中国,开启人生“奇遇”。

——先是在北京大学学习中文、主演一部电影,后申请到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中国的实习机会。紧接着,南京大学、斯坦福大学也向他伸出“橄榄枝”。

“为什么斯坦福愿意要我?因为看重我在中国的经历。”林登说,中国,让他这个落魄的美国小伙彻底改变人生。

在中国留学期间,林登走遍了除海南外的所有省份和地区。即便后来回到美国,他也时常重返中国。

“我对这个国家的预判,经常被事实推翻,这让我得以保持谦逊,也越发想去深入探究为何会有误解。”林登在新书中写道。


图为7月7日,林登和往常一样,给稻田劳作的村民们送上冰可乐。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更了解中国,从乡村开始

2004年,已结婚生子的林登和夫人带着两个儿子,再次回到中国。这一次,他们辞掉美国的工作,卖掉房子,想要找一个中国乡村定居。辗转各地后,他们对苍山洱海间的喜洲一见钟情。

“中国文化的灵魂,藏在乡村里。”林登说。

位于喜洲一隅、稻田旁的一座一进两院的白族民居“杨品相宅”,成为林登一家梦开始的地方。他们先是花了数年时间,将老宅修旧如旧,后又打造成集精品酒店和教育文化交流营地为一体的“喜林苑”。

“修缮过程中,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具象的理解。”林登介绍,杨品相宅的第二重门楼采用白族特有的三滴水门楼制式。下雨时,雨水需通过三重檐后才滴落到地上。“这和中国人一样含蓄”。隐约可见于雕栏、照壁各处的“清白传家”等家训,也让他感受到中国人独有的智慧。

在喜洲,除了老建筑,最吸引林登的是村里的人和日常烟火。几乎每日,林登都会背上背篓去早市,走街串巷打招呼。大家也亲切地唤他为“林村长”。

夏日午后,阳光炙烈,林登和往常一样,给稻田劳作的村民们送上冰可乐。“不要又带回去给家里人,你们自己喝。”“洋村长”叮嘱。但大家还是把可乐收了起来。

“你看,这就是我们的‘金花’,这就是老想着家人的中国人。”在林登看来,这群勤劳善良的人,就是中国飞速发展背后真正的软实力。


图为7月7日,林登(右二)在喜林苑与住店客人交流。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让世界读懂中国

来华35年,林登见证中国的飞速发展。以交通为例,1985年,他第一次从昆明来大理,坐了整整10小时的大巴。而如今,乘坐动车,只需2小时。

“我的朋友们现在经济生活富足,还有20年前难以想象的政治和知识上的开放。”林登说,如果不是在中国,他很难看到和理解这些变化。

在喜洲定居的十余年,林登带着来自世界各地数以十万计的旅行者及众多学校、机构,走进当地早市、稻田、作坊体验,只为分享他触摸到的柔软而真实的“中国”。

如今,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但林登所在的大理,旅游正陆续恢复。喜林苑的天台,再次坐满了各种肤色的旅行者。

“我们不应该以单一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她有着5000多年具有开创性的价值观。如果我们像刺猬一样过于自信和固执,就没法完全理解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巨大勇气。”针对很多客人的疑惑,林登给出真诚的回答。

在回忆录的引言中,他写道:“让我们以开放和务实的态度来应对中美分歧。做一只狐狸而不是短视的刺猬,更能让我们了解中国并走得更远。可以预见,我的灵魂将永远漫步在喜洲的小路上。”

 

分享: